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重外汉教学子“三下乡”:醒狮舞天下,非遗传万家

发布时间:2023-08-1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大学生实践团赴万州区龙驹镇探寻第三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龙驹狮舞,了解其传承现状,观赏与学习狮舞表演。
  队员们通过观看狮舞表演可以看出,狮舞表演需要极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高难度技巧的灵活运用。整个狮舞表演非常流畅、震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难看出要展示如此完美的表演需要狮舞表演者在台下日复一日地进行刻苦练习。
  图为五洲醒狮会馆成员正在表演狮舞。通讯员  马星星 摄
  随后,实践团队员们对狮舞传承人郎建伟进行了采访。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对郎建伟师傅进行采访。通讯员  马星星 摄
  龙驹狮舞自蜀汉时期传入以来,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是中国典型的民间舞蹈之一,狮舞的表演形式丰富,有“狮子爬杆”、“走梅花桩”等。龙驹狮舞在三峡一带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还体现了艺术价值,春节或重大庆典活动,在万州总少不了狮舞登台。2011年龙驹狮舞成功申报为重庆市级非遗项目,目前龙驹镇现有1位市级传承人和5位区级传承人。
  “我”与狮舞共成长
  郎建伟生于1986年11月,现居住于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2001年加入龙驹居委狮舞团队;2011年5月26日,被评为万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驹狮舞》代表性90代传人;2015年自办五洲醒狮堂以来,多次参加非遗公益性宣传活动及万州春晚;2015年获得个人表演资格证,以及营业性演出许可证;2016年参加湖北省利川市《我是好演员》系列活动之武陵山区首届狮王争霸赛,并荣获二等奖。
  狮舞传承人郎建伟15岁就开始接触狮舞,至今已有22年。起初接触是为了生活、养家糊口,后面对狮舞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这份工作便渐渐变成了自己的热爱,这也是让郎建伟从少年时期练习基本功开始坚持到现在的原因。
  郎建伟回忆道“当时学习狮舞年龄小,但仍然需要练习扛17斤的狮头,有时也会用砖头代替狮头来练习。”“基本功是每个学习狮舞的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在做一些危险的动作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如跳桌子、连续翻跟斗、跳梅花桩、爬竹竿等,平时在练习时难免会受一些不同程度的伤。”
  狮舞永流传
  如今,郎建伟师傅设立了五洲醒狮会馆,招收了一些热爱狮舞的年轻人当学员向他学习狮舞,致力于让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狮舞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郎建伟师傅告诉实践团队员们,现在国家非常支持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每一年都会发放相应津贴,但如今愿意去学习狮舞的年轻人并不多,大家对待狮舞没有很强的传承意识。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深入了解并学习狮舞,让狮舞文化永流传!
  图为实践团队员与五洲醒狮会馆成员合影。通讯员  马星星 摄
 
  (通讯员:余婧 林敏)
  
作者:余婧 林敏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大学生实践团
  • 重外汉教学子“三下乡”:醒狮舞天下,非遗传万家
  • 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青年接时代使命,以"旅"扶贫任重道
  • 热点直击——时代青年奔向敬老活动,一起端午
  • 关爱老年人,温暖无限
  • 关爱老年人,温暖无限
  • “杰出青年,爱使我行”团队目前正在一家养老院进行社会实践,并将为您带来关于养老院社会实践一线的活动进展情况和事实讯息的报道。
  • 08-17
  • 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九十载砥砺峥嵘岁月,看今朝辽宁大
  •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法治中国青春行”实践队社会
  • 【暑期“三下乡”】食品学院:学子赴南京非遗博物馆调研非遗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