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应该成为孤岛”小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1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应该成为孤岛”小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
秦敏、郭珈佚

一、摘要
“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更好的回来。”2022年,我们小组里的三位同学通过高考离开家乡,来到南京师范大学,见到了更多彩的世界,同时,也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家乡所需要发展的迫切,坚定了尽自己全力改变家乡,帮助他人的决心。于是,在这个暑假,我们小组成员来到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中寨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方式,为偏远山区的孩子的成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们的实践过程主要分为前期调研分析,具体实地实践与记录宣传三个部分。春季学期末,我们有了以关爱、帮助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的想法,并与朋友进行组队。我们通过在家的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联系到一些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情况。进入暑假,我们来到贵州,来到小朋友们身边,进行实地实践,见自己的力量陪伴他们,陪伴。实践结束后,我们对于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与思考,并写成新闻稿,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
二、实践目的
1、  了解贵州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们的真是生活情况,对这种情况形成原因进行调研与思考;
2、  与留守儿童的家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希望借此提升家长对于留守儿童身心安全健康问题的关注;
3、  加深成员们对于社会情况的关注,了解国情民情、社会实际;
4、  组织好队员的下乡实践活动,提升大家的组织、协作能力,丰富社会经验,
三、实践时间:
2023年7月15日——2023年7月20日
四、实践地点: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中寨镇
五、参与人员
指导老师马天航老师、秦敏、郭光华、郭珈佚、姜廉仕、王沁、四位留守儿童及其看护人
六、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乡村振兴逐步推进,留守儿童这一词语逐步淡出了的普通大众的视野。但概念热度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全部解决。在我们其中一位同学的家乡中,便有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在小小的年纪便离家独自生活。身心健康安全都有不小的隐患。
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地点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中寨镇坐落于连绵不绝的大山之中,这使这里的村落分布得十分分散,村镇之间往来往往需要3、4个小时的,因此许多村里的小孩便在镇上租房居住,以方便上学。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并无足够的工作机会,因此许多青壮年人常年外出务工,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居住于镇上的村民Q家里,便租住了4个孩子,年龄在7-12周岁。他们的父母离家工作,爷爷奶奶年长,无法负担陪读责任,他们便独自居住于此求学。


房间狭小,拥挤,他们便基本上在凳子上、茶几上借着天光写作业,无人辅导督促,学习基本靠自觉。同时他们需要自己洗衣服、做饭,照顾自己的起居饮食。他们的营养与健康很难得到保证,我们此次实践中所见到的小孩,大多较为瘦弱,令人担心。 
此外,家人陪伴的缺乏也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常年离家,生日,升学,假期等重要时刻也独自度过。家长与孩子不能经常见面,对于孩子的状态不能及时了解,长此以往,即使沟通也难以有效的解决问题,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听到有的家长提到“孩子和我们不亲,有什么事也不和我们说。”
七、实践过程
2023年7月15日,“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应该成为孤岛”团队经过漫长的路途奔波,抵达贵州省铜仁市中寨镇,在路途中,我们感慨的是路途的颠簸、遥远,从平原逐渐变换成山坡,最后山越来越高,我们不断深入到山里,地方越来越偏僻与贫穷。到达目的地后,通过走访、调查当地的部分留守儿童家庭,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留守儿童们的生活现状。
  在不断走访与观察中,我们了解到在中寨镇小学的大多数孩子其实都来自中寨镇周围的各个村落,因为村里没有小学,因此镇上的小学是这里唯一的小学,所以孩子们要想有学上,只能到镇里来,从村里到镇上所需跋涉几小时的山路也不断催促着他们,因此孩子的父母会选择在镇上租房子陪伴他们上学,但大多数的孩子是独自一人生活的,因为父母在外务工,家中老人又身体不便,所以没有人陪伴他们上学,他们在天真烂漫的孩童年纪,不得不学会一个人照顾好自己。
2023年7月16日,“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应该成为孤岛”团队将孩子们聚集在一起,考虑到孩子们大多数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父母很少有机会指导和传授一些生活上的必需技能和安全知识教育,以及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价值观的形成缺乏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全靠自己小小的身躯和不太成熟的心智,因此,生活技能和安全知识的讲述以及价值观的引导成为实践团队的首要工作。
2023年7月17日至19日,实践团队又实施了家庭作业辅导工作,由于孩子们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又缺乏父母的细心陪伴,对于课业的掌握情况有待提高,团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面对面指导。同时也传授一些我们的学习经验,希望能帮助到他们解决以后学习上的疑惑。



在不断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从来没有人陪伴他们过生日,所以他们很少甚至不过生日,更没有吃过生日蛋糕。于是我们团队向孩子们询问了一下他们的生日,其中一个小孩的生日正好是7月18日这天,于是我们团队借这个孩子生日为契机,把大家聚集起来,一起过生日,在生日蜡烛点燃的瞬间,看清了在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的灿烂的笑容,还有那充满希翼的、炯炯有神的、大大的眼睛。大家一起欢快的唱着生日歌,吃着蛋糕,一起度过了这个难忘的生日。2023年7月20日,我们团队与孩子们迎来了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赠与了孩子们一些绘本和书籍,并与他们进行了告别。我们结束了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八、实践总结
1、体会与收获
此次社会实践,有诸多感慨与收获。从不便的交通中,从基础设施的不完备中,我们感慨这里的孩子要想走出去,走出大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体会到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无助以及孤单,看到孩子们在小小的年纪就要面临独自一人生活的局面,我们有些感触。在家访过程中,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几个小朋友因为没有书桌以及台灯,因此他们经常在宽阔的地方摆放好凳子,以高凳子充当书桌,矮凳子充当椅子,便安心的学习着。孩子们这种没有什么,我就自己创造什么的精神始终感动和激励着我们,我们面对任何困难都会想到孩子们的积极乐观,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不管问什么,他们都洋溢着笑容,面带微笑的回答我们的问题,比如,想不想爸爸妈妈,会觉得孤单吗自己一个人,自己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怎么办此类的问题。孩子们始终保持着健康向上的心态,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与在他们身上不同于同龄人的气质,使得孩子们始终令我们倍感骄傲与佩服。孩子们是一座座孤岛的话,我们愿意成为使孤岛相连的纽带,始终心系着孩子们。全社会也是如此。
2、思考与建议
面对孩子们的现状,我们会思考,怎样才能解决现状,缓解现状。看着城里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在他们思考去哪里体验怎样的生活的时候,村里的孩子还在自己探索鞋子怎样穿才不会坏得快,衣服怎样洗才洗得干净,饭怎样才能吃饱,钱怎样才能够用。尽管现今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福祉逐步提高,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逐步推进以及完善,孩子们的生活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生活,去关心他们,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在实践过程中,不管是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还是学校的设施都比较匮乏,对于孩子们的兴趣上的指引也缺乏。因为学校资源有限,孩子们受到的教育自然有限,因此与城里的孩子的差距是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应该号召社会一起贡献一点力量,助力农村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鹏越.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07):77-80.DOI:10.19704/j.cnki.xdnyyj.2023.07.040.
[2]陈婉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取向与教育对策探索[J].中国教师,2023(05):34-37.
[3]佘颖.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离异家庭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23.DOI:10.27796/d.cnki.ghbsf.2023.000190.
[4]董玉华.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J].智力,2023(03):17-20.
[5]徐梦洁,李国和.网络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践探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6):119-123.
 
作者:秦敏、郭珈佚 来源:自主投稿
  • 蓝天飞翔,青春启航
  • 蓝天飞翔,青春启航
  • 7月5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母校——姜堰第二中学进行讲解。面对高二高三的学弟学妹,团队选取了有趣有料的内容,向他们介绍了南航
  • 08-10
  • 福建农大师生:送科技下乡 助茶农增收
  • 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大势,促进全面发展
  • 抵达双溪,砥砺前行,以留美好回忆
  • 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缘溪渔双溪口小队为开拓缙云县双溪口小学的学生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课外认知水平。于2023年7月3日星期一在缙
  • 08-10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