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帮助山区儿童提升能力,开拓视野。近日,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东川区开展志愿支教活动。19位青年志愿者们赴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小学与乡村教育振兴进行了一场“双向奔赴”。
巧手拾趣,开设阳光课堂
梦想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志愿者们开展了以“梦想起航”为主题的手工课。
课堂伊始,老师先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梦想以及理由,孩子们用稚嫩而又坚定的声音大胆地分享梦想:建筑师、医生、宇航员等等。随后,同学们将梦想写在折纸上,随着每一个折痕的出现,他们的梦想慢慢成型,获得了新的形式和意义。这些承载着梦想的折纸被精心粘贴在黑板上的梦想之树上;亦或者是被放进承载梦想的火箭。现场气氛活跃,其乐融融,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梦想之树会开花,梦想的火箭会发射,希望孩子们的梦想都能如愿实现。
强健体魄,营造阳光氛围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为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志愿者们依据实地情况和条件组织开展了跑步、篮球、保龄球等户外活动,帮助孩子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孩子们用饱满的热情掩盖了疲惫,在各项活动中展现着自信与活力。

踏舞而行,搭建阳光舞台
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促进全面发展,志愿者们开展了快乐舞蹈课程和手语操课程。
在舞蹈课程上,志愿者耐心教学,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动作愈加标准,肢体也更加协调,逐渐融入到舞蹈的氛围中。


手语操的课堂上,志愿者们认真教学,耐心指导,孩子们专心投入,勤加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们们可以完美的跟上音乐,自信地展示动作。最终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完成了《爱的奉献》汇演,他们动作标准,整齐划一,动作与音乐相契合,用心诠释着奉献精神。


志愿者的到来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为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和改变,用知识点亮孩子们未来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支教团队的青年们今后也会继续行走在振兴乡村教育事业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汇聚点点星光为浩瀚银河,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