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子乡约,“青”心乡伴 ——安徽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营造关心乡村老人、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7月6日—7月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赴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区新华村,开展以“扶智又扶志,青春新献礼”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乡村振兴步伐,助力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淬炼青春。
图为实践团成员赴新华村
携手“童”行,向阳而生
开设阳光课堂,让安全教育“活”起来。7月6日上午,实践团到达新华村居委会,围绕“预防溺水”“谨防诈骗”主题开展了相关知识普及活动。实践队员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授,让小朋友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害,并以真实案例向小朋友们普及溺水的正确自救方式,有效提高了小朋友的生命安全意识,筑牢防溺水屏障;通过“反诈防骗,青春同行”主题课堂,介绍新型电信诈骗的危害,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的各种方式,切实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反诈骗意识,多策并举,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开展防溺水、防诈骗课堂
搭建阳光舞台,让劳动教育“潮”起来。当天下午,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生活和劳动的兴趣,让孩子们感受手工的魅力,实践团开展了“安新菜园”diy活动。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在菜园里搜集木枝、树叶等材料,并以此为素材制作手工作品,引导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设计,巧妙构思,创作出一个个精美的手工作品。
小朋友们在制作手工作品
培育阳光心灵,让美育课堂“亮”起来。7月7日上午,实践团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手工刮画课。实践团成员以乡村振兴为课题,与小朋友们交流对家乡的了解和期待,启发他们以绘画的形式真诚表达自我,用线条勾勒童心梦想,用色彩描绘乡村振兴新风貌。通过支教绘画课堂,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了艺术的启迪和熏陶,文化艺术氛围溢满课堂的同时也将乡村振兴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植入他们的内心,撒下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点点星光。
小朋友在认真刮画
温暖迟暮,爱驻夕阳
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7月7日下午,实践团探访新华村老人,深入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耐心倾听他们的所需、所感、所想,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和真切的关怀,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随后,实践团走进安新菜园,拜访辛苦劳作的爷爷奶奶,为他们送上了精心准备好的礼物。爷爷奶奶们说,菜园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让他们的老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爷爷奶奶们也表达了对团队成员的美好祝愿。听心声、做实事,实践团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会继续投身老人群体服务行动,为老人群体提供关心和支持,真正做到以实事践初心,以服务暖人心.
作者:齐豫、曹梦媛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逐和美韶光赴振兴,冀尘雾微光入宏图
- 2023年7月13日,我作为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微光小分队的一员,跟随小队赴重庆市北碚区中华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
- 08-07
- 聚青年力量 焕古建新生
- 7月9-11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暑期“三下乡”校级重点团队“地域寻宝特攻队”前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陆续走过同安镇、永阳古城、嵩口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