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赴寿县“学百年党史”主题宣讲实践

发布时间:2023-07-2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下,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百年党史”实践小分队赴安徽省寿县参观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并进入部分小学进行主题宣讲,旨在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组织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党史。使青年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知识和智力优势,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在实践中服务人民,了解社会,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从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爱国热情,筑牢思想之基,响应时代号召,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小甸镇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有着丰厚的红色资源。我们团队怀着崇敬之心参观了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淮上中学补习社、事迹陈列馆等红色基地,增强了历史意识,通过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明确了使命担当,并表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自觉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新的征程。
在前往寿县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参观的入口处,我们仰望记录着革命事迹和革命理想的庄严矗立的巍巍丰碑,满怀崇敬之情向革命先烈们致敬,之后我们瞻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斗过的地方,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大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边听边看,一声声饱含激情的解说、一件件先辈的实物、一个个战斗的场面,把我们带入了 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我们如临其境,仿佛置身在血与火的战斗之中,思想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用照相机拍下参观展览的情景。随着眼前一幕幕的展示,更加真切的体验到战争年代中国人民为抵抗外来侵略所做出的伟大创举战争时期,共产党员们为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生命,正是他们不畏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继承他们的革命精神,在和平时期我们要勇于克服任何困难,去建设好他们创下的事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当代的中国少年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国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堕落而国堕落。我们要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更加精益求精的学习,不怕吃苦,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关于宣讲我们以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希望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学习更有兴趣,在讲述的同时,我们也会请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到我们设计的有奖问答中。首先以当地一些人们熟知的红色故事为铺垫,使得同学们产生共鸣让接下的活动顺利进行,接着讲述了红色的英雄故事,以点带面、窥斑知豹,通过鲜活案例反映历史面貌、透过典型故事展现历史发展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把握历史大势。讲清楚红色故事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壮怀激烈的革命史,一部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社会发展史,又是一部深邃厚重的政治思想史。学习党史必须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通过党史宣讲,让同学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历史不能忘记,学习革命先烈,胸怀理想,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坚守初心和使命,提升政治素养,增强为民服务为本地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磨练了小队成员的意志,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更激励我坚定的理想信念,团队成员也纷纷表示,要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作者:代梦洁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深入访谈,凝聚力
  • 传承优秀非遗,坚守文化自信
  • 传承优秀非遗,坚守文化自信
  • 为了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心。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3日至8日,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驼铃之声”非遗
  • 07-30
  • “水润田园,振兴乡村”
  • “水润田园,振兴乡村”
  • 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实走深,七月下旬,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黄荣晓带领学院青心砺行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廉江市水务
  • 07-30
  • 大学生团队关注留守儿童成长需求,深入实施义务支教活动
  • 育德吾君子,梦回乐业城----北京科技大学实践团助力青少年素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