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故人伟居 感悟爱国情怀

 ——“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第三站邵阳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红色故事、展示红色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红色文化体系,“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于2023年7月6日前往了蔡锷将军的故乡——邵阳。

魏巍蔡锷像赫赫英气显

蔡锷故里文化博览园位于湖南邵阳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7月6日上午,“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抵达了邵阳蔡锷故里文化博览园,团队成员步行前往松坡广场,该广场之名取自“虎出松林之坡,蔡锷字松坡”之意。广场正中央伫立着通高9.9米蔡锷铜像,再现了蔡锷将军当年“拔剑南天,护国讨袁”时的英雄光辉形象。在蔡锷将军的铜像前,指导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向蔡锷将军铜像鞠躬,表示对蔡锷将军的尊敬。
(图为“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在将军门楼合影留念)

(左图为“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步行进入将军门楼)
(右图为“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向蔡锷将军铜像鞠躬)

(图为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正门)

档存救国史馆藏华夏根

“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走进了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该陈列馆展陈面积1900平方米,分为四个展厅:第一展厅“投笔从戎励志救国”;第二展厅“重九起义创建民国”;第三展厅“护国讨袁再遭共和”;第四展厅“以身许国万众景仰”。每一展厅都展现着蔡将军在不同时期的英雄形象,陈列馆内的每一件文物、资料都向世人展示着他捍卫民主与法治,不惜献出生命的伟大光辉形象。
(图为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四大展厅入口)
 

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

接着,“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来到了蔡锷故居,蔡锷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今仍保留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建筑特征,为悬山顶土砖、上盖小青瓦单层的普通农舍。一幢连五间正房和一幢连三间的偏屋,平面组成“L”型布局,房前有一块200多平方米的小坪,小坪外置农田,左侧前方有水塘,南面有枣子山,北面为枕头山,东面时蔡家祖坟地。
(图为“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在蔡锷故居前合影留念)

蔡锷将军一生都在践行“淡泊明志,夙夜在公”的高尚品质,他发动护国起义,掀起全国反袁的高潮,最终迫使帝制取消,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蔡锷将军的一生,是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共和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他为创立、巩固民主共和制度立下了不朽勋业,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优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翠柏苍松,堪慰逝后英灵。“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在此次寻访中学习到了蔡锷将军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的丰功伟绩以及淡泊明志、坚持真理、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优秀品德,将永远激励着青年一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通过实地录制系列党史宣传片、云宣传、宣讲党史故事等活动,让人们重温红色回忆、传承红色精神,“沉浸式”地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的生动实践贯穿始终。
时间:2023-07-19 作者:“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 来源:“熠路长红”红色记忆寻访团 关注:
  • 走进故人伟居 感悟爱国情怀
  • 走进故人伟居 感悟爱国情怀
  •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红色故事、展示红色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红色文化体系
  • 07-19
  • 追寻“信仰”的力量——景德镇陶瓷大学外国语学院寻访新四军
  • 西农暑期“三下乡”团队赴河南省唐河县王庄村与红薯科技产业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