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烟花”向辰,“靶”梦成真——金陵气象智治国情观察实践总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的二十大以来,气象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指出,要广泛吸引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数字技术在灾害事故应对中的运用,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2021年,“烟花”台风登陆金陵大地,造成极端气象灾害,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带来经济损失。为此,南京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多主体成功上线全国首个“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依托大数据技术支撑,实现对短临强对流天气“中小尺度空间”靶向预警与对气象灾害精确预判,并成功将“烟花”台风灾情将至最低。扬州市作为台风的多发之地也深受烟花台风的侵害,并成功借鉴南京市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的实践经验又重点从防汛工作入手防治台风,推进扬州市气象治理乃至江苏省灾害应急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为充分观察我国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国情、深入挖掘大数据模式下烟花等台风治理新径,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金准靶控”——金陵气象智治国情观察团于2023年7月13-16日采用线上访谈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南京市应急管理局、扬州市应急管理局、扬州市气象局、扬州市水利局以及南京市高淳区部分社区展开调研访谈。

南京师范大学“金准靶控”——金陵气象智治国情观察实践团队,团队成员由南京师范大学21级行政管理、新闻传播、22级应急管理专业共计六名本科生组成,深入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等多城市,对台风等自然灾害治理模式展开实证调研。在现代化治理与大数据赋能的国情背景下,探索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气象靶向预警智能化机制,结合应急管理学、协同治理等理论,为中国应急治理国情探索可借鉴之路。

【基层落实——社区篇】

调研伊始,团队通过线上电话访谈与线下社区走访结合的方式,对南京市高淳社区网格员尹甜甜和李程锦进行了访谈。尹甜甜首先为我们介绍了高淳社区诸如网格员数量,社区网格划分与管理概况、网格员负责范围等基本信息。随后,团队针对网格员任职流程、基层工作者任职考评制度、社区落实气象应急信息方式以及社区网格工作所遇问题等多方面展开细致访谈。尹甜甜对于社区应对台风烟花的具体措施为例,对社区应对此类气象灾害的具体方式进行阐释。社区内主要通过建立居民微信群,张贴宣传栏公示的方式,确保信息落实到到全部居民。对老年人或具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则采取上门通知、喇叭播报等方式,将街道或应急管理局下发的通知进行及时的细化传达。最后,尹甜甜总结反思了当下社区工作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与不足之处,例如,社区网格员落实的积极性不高;网格一体化平台的应用对于老年网格员存在一定群体壁垒,这些问题亟待在未来得到解决。

【协同响应——应急管理局篇】

第二站,团队成员来到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大数据治理中心,与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华主任、指挥中心沈队长、技术部朱主任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南京市人口密度大、城市道路管网结构复杂,受台风影响易发生城市内涝和道路阻塞,南京市应急管理局依托金陵气象靶向预警系统,通过181信息化平台集成台风风险大数据,利用应急工单机制和实时数据更新技术,靶向预警,细分网格,成功应对台风“烟花”,将影响与损失降至最低。
访谈过程中,应急管理局华主任就推动靶向预警从无到有的因素做了详细介绍,他强调,应急能力现代化的国家政策、气象预警的短临性、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等都是推动气象靶向预警系统产生的原因。针对系统的技术与制度双向赋能问题,技术部朱主任依次介绍了基于181平台的大数据汇总技术、专业气象员的GIS地理信息技术和图层分析技术、各职能部门间的5G实时通讯机制,并对技术与制度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回忆起“台风”烟花的响应情景,应急指挥中心沈队长通过数个真实的响应事件,充分展示了靶向预警系统靶向性、实时性、共享性的优势,同时也为进一步优化系统提供了实践经验。通过对南京市应急管理局的访谈,团队成员了解到目前金陵气象靶向预警系统已向全省各市推广,并取得一定效果。
第三站,为进一步探究该系统的应用与推广成效,团队成员前往扬州市应急管理局进行交流访谈。扬州作为千年古城,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城市内建筑情况复杂,受突发气象灾害影响较大,对扬州市气象预警情况的调研可增加新的可研究性样本。
团队首先在扬州市应急管理局李处长带领下参观了应急指挥中心与应急指挥装备,并对应急指挥架构和技术都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在随后的访谈中,扬州市应急管理局李处长带领市局各部门负责人,通过宣传视频介绍了扬州市应急管理现代化二期工程的建设构想,令团队成员深感震撼。朱处长针对台风“烟花”的响应情况,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大数据预警方式与预警成效。在谈及部门间信息协同问题时,朱处长就交通部门、水利部门等部门和应急管理局在预警过程中通过靶向系统的协同配合做了详细介绍。朱处长指出,扬州市应急管理局在“烟花”台风应对中充分汲取“金陵气象靶向预警系统”的理念与实践经验,以防汛工作为重点依托气象预警信息的前瞻性以及各部门报送的协同性成功将扬州灾情减少。在朱处长的访谈中,团队了解到扬州重点从防汛工作精准治理。因此,团队辗转来到扬州市水利局及其合作企业,通过与相关负责人交流以及参观防汛设备,进而更加深入感悟在部门协作下应对台风衍生灾害的精准到点的最后防线。

【靶向预警——气象局篇】

第四站,团队来到扬州市气象局。指挥中心张工首先带领团队进入指挥中心,系统参观历年台风观测云图材料、相关预警图景与技术。在探测网中团队身临其境地感受从台风出生阶段就检测到大气移动速度的和移动方向的先进预测技术。随后,团队针对2021年“烟花”台风状况以及其背后的金陵靶向气象预警防控系统相关问题展开访谈。从背景切入,团队了解到台风“烟花”移动速度慢,利于它积聚水汽发展壮大;引导气流弱,易使台风路径不稳定;从台风“烟花”云图特征看,螺旋云带发展旺盛完整,对浙江影响严重。为此张工特别强调,依托大数据精准建立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前瞻性气象治理体系十分必要,而气象局重点突出在技术上做出研究贡献。团队又深入从技术维度了解系统的运行机制,张工阐述到系统通过雷达图、卫星图,风险研判制定风险区划图等预警技术生成实时信息实现靶向预警,并将信息实时报送给应急管理局、党政机关、交通局等多主体实现协同治理的前期保障;同时气象局又主导系统运行中的会商与协助环节,预报员共同讨论并形成风险区划图与应急预案,同时为各政府部门援助人力物力等救援物资。最后,张工在技术方面也提出一些有待完善之处诸如系统对于图层信息获取的难度较大;预警精度仍需提高;对于降水量等数据的获取需要向省气象厅数据库进行申请调用,无法直接利用卫星通讯、监测、定位等先进技术等等,也是未来逐步完善的方向。
扬州市作为南京的邻市和“烟花”台风的波及地,成功借鉴南京市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中大数据信息预警的实践经验,利用其相关水利部门对防汛物资的储存、监管体制的完备性优势,从而更加侧重从防汛工作入手防治台风。

为期三天的调研访谈中,团队通过对金陵气象靶向预警系统的充分调研,充分体会到新时代党的二十大对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新要求,深刻感悟新时代大数据赋能下中国应急治理利用科技手段动态监测风险,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定位等技术,开展城市风险隐患全覆盖、全天候监测预警,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监测和防控能力与国家应急治理现代化的效能,从而为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协同创新和地域推广提供借鉴。

图文来源:金陵气象智治国情观察团队

供稿:金陵气象智治国情观察团队
时间:2023-07-17 作者:金陵气象智治国情观察团队 来源:金陵气象智治国情观察团队 关注:
  • “烟花”向辰,“靶”梦成真——金陵气象智治国情观察实践总
  • 留守童心,志愿星光
  • 留守童心,志愿星光
  • 由于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农村人不再需要整天忙于农活。同时,为了提高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外出务工。然而,这种情况导致了农
  • 07-17
  • 红色根脉:重走浙江足迹,践行“两山”理论——“青春红匠”
  •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感悟:种生命之花,识自我价值
  • “电耀草原梦,再续湖湘情”湖南大学电气院支教调研团预热现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