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了进一步考察紫砂文化的整体发展和具体走向,2023年7月11日上午,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壶说西望”实践团队,实地探访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进行了场馆参观与走访。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坐落于丁蜀镇的仙鹤山麓,是最早成立的国家陶瓷博物馆,并于2013年11月正式获批成立中国紫砂博物馆,成为宜兴第一座“国字号”博物馆。与此同时,宜兴陶瓷博物馆作为展示陶都千年陶瓷文化的重要平台与载体,享有“东方明珠、陶都之光”的美誉。从宜兴均陶到宜兴特色紫砂陶器,陶博馆在展现紫砂历史流脉和制作工艺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团队采访了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宜兴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院长周小东。周馆长深入讲解了陶博馆的建馆历程、发展优势、文化意蕴,并强调:“宜兴陶瓷博物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展览和研究的紫砂来源于本地,扎根于本地,发展于本地”。作为陶瓷文化的强大历史支撑与坚实实践基础,陶博馆是宜兴人自豪感的来源,也是陶瓷爱好者“朝圣”之地,极具代表性与标志性意义。其后周馆长提到,陶博馆工作的宗旨为“承载历史,传承文明,展示艺术,弘扬文化,融入行业,持续发展”,并特别提出“文化是在文明的基础上加上教化”,应积极履行陶博馆的文化职能,为当代艺术家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并将优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带到当代社会,向人们展示中华民族伟大艺术成果的同时,助力陶瓷文化传播与交流。陶博馆也正在全力开发一套完备的紫砂行业评判规则,立足于专业性扩展紫砂文化的传承推广脉络。采访结束之际,周馆长将其编著的《何为陶都》、《宜兴窑系》二书赠予了团队。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采访周小东馆长并获得馆长赠书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秉持工作宗旨,专注于以宏大的胸怀和极高的专业性,淡化商业气息,弘扬紫砂陶瓷文化。通过此次参观与采访,我们深刻了解到宜兴紫砂发展体系的细节与发展愿景,更加明确了宣传方向,加深了对于“三下乡”工作的理解,为接下来的走访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周小东馆长与团队成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