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岭南师范学院“红树启航”实践队在广东茂名高州市石鼓镇菉树小学开展的红树林宣讲活动迎来了尾声。为感谢这几天校长和乡亲们的帮助、同学们的配合、实践队成员决定制作一份小礼物送予他们。
早晨7点,队员们在厨房开始制作白凉粉。因先前从未接触过凉粉的制作,所以成员们一头雾水,经过煮水、调比例、倒入材料、晾凉、煮红糖水、准备小料、装碗等流程,一碗碗晶莹剔透的凉粉整齐地摆放在桌上,等待着同学们的领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实践队队员们为菉树小学的同学们开设第二课堂来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对科学有强烈的求知探索的精神。在第二课堂中队员用单宁酸变色的实验为同学们揭秘了“红树林不红却名为红树林”的谜底、用“拉不开的书”的实验让同学们学习红树林“团结奋进”的精神品质,用玻璃缸模型和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小小的简单实验中实则蕴含了一个大大的科学世界和精神品质,同学们在科学知识中尽情遨游,探索科学奥秘。对此,同学们表示经过此次第二课堂的学习,给他们带来欢乐,还增长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对课外知识的兴趣。
(图为队员为同学们们展示实验 通讯员 凌慕红 摄)
这次课堂结束后,也到了实践队与菉树小学说再见的时刻。为检验这几天的宣讲成果,队员们给同学们分发了队员们自己设计的红树林明信片,让同学们写下他们所了解的红树林知识。看着同学们毫不犹豫地落笔和认真的模样,成员表示这几天的科普宣讲都是值得的。
在同学们写完明信片并收集完毕后,队员们为同学们分发白凉粉。看着同学们那淳朴的笑容和明亮的双眸,队员深刻地体会到三下乡的意义,正如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灵魂的契合,也是心灵的接触与碰撞。与其说是同学们需要我们,不如说是我们需要一次心灵的洗涤。当被叫‘老师’时,心中一下子充满了无限的自豪感。如有机会,我愿意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去最被需要的地方,做最有意义的平凡事。
(图为同学们写明信片 通讯员 凌慕红 摄)
(图为队员们分发白凉粉 通讯员 凌慕红 摄)
岁月因青春的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间因少年的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实践队深入乡村学校,用一个个生动的科学教育课将科学探索精神和守护红树林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