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自动化学院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纪实(四)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自动化学院学子积极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用奉献温暖人心,用行动守护家乡,在实践中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姓    名:景银鹏
专业班级:信号2202班
实践时间:1月9日-2月15日
实践地点: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北街街道社区服务站
实践内容:慰问退役老军人、送对联,帮助退役军人提交网上证件信息
实践感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机会。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终究还是纸上谈兵,我们还应该主动走进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通过本次区团委组织的活动,我在社区的工作中一方面习得了一些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要求,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社区拜年视频的拍摄和送对联活动中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这次的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今后我要抓住更多像这样的宝贵机会,锻炼自我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姓    名:谢天霖
专业班级:电气2203班
实践时间:1月12日-2月10日
实践地点: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向阳东街社区
实践内容:清扫社区积雪、垃圾
实践感悟:此次返家乡实践活动,我作为志愿者参与到了社区的工作中,虽然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清扫积雪,但我十分荣幸能参与到社区的服务当中,为美化社区环境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的精神得到了磨练,我的缺点也得到了改正,我也更加理解了志愿者精神的含义:“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中,我也会践行志愿者精神,为家乡更加美好繁荣做出贡献

姓    名:李田羽
专业班级:电气2204班
实践时间:1月8日-1月25日
实践地点: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洪宫村
实践内容:看望老年人
实践感悟: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很少人会想到在我们身边有着这样一群人,孤寡老人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需要关怀、最需要帮助的一部分。我们志愿者能给予他们的帮助实在是太微薄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向社会的弱势群体献上一份爱心,这是社会环境趋于和谐的表现形式之一。我盼望社会上有爱心的人,能来关注这些弱势群体,帮助这些群体,使老人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度晚年。构建一个实际的,和谐的小康社会。

姓    名:孟柏柏
专业班级:信号2204班
实践时间:1月18日-1月30日
实践地点: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平子镇修果村六组
实践内容:看望孤寡老人
实践感悟:在慰问过程中,我们询问了他们的一些爱好,以前他们的一些经历和工作经验,还有生活状况等等,大家都交流得很开心。看着他们快乐而满足的神情,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充满亲情与温暖的晚年,才是快乐无忧的,才最能够呵护老人们的心。如今我们正年轻,但当我们看到生命的光华在他们身上渐渐消逝,对人生的领悟油然而生。今天的健康与快乐应该得到加倍地珍惜,应该感激自己拥有着年轻的体魄,感激朝气蓬勃地身处一个繁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能忘却老人,而更应该善待他们,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幸福、更加安详。
 
姓    名:查平山
专业班级:信号2204班
实践时间:1月16日-1月30日
实践地点: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
实践内容:将农村自建房拍照上传并进行危房评估
实践感悟:这个假期我回到了家乡武威凉州区,向当地村委会申请志愿者活动。不久后我便与工作人员一同展开工作,我的任务是通过手机软件将农村自建房屋进行拍照上传并评估房屋安全性,目的在于排查潜在危险,及时进行补救措施,保护村民生命安全。期间村民大多配合我们的工作,也有村民表达疑惑,我们积极向其解释。任务中最大的困难便是寒冷的天气,我们需要时刻在手机上进行操作。在结束工作后,我感受到政府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十分贴合群众的,每天与村民打交道,将政策落实,保障人民安全与福祉。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自动化学子以青春的热血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的决心,为美好的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服务意识,也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时间:2023-02-02 作者:苏鹏朝 来源: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院青协 关注: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自动化学院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自动化学院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自动化学院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自动化学院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自动化学院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自动化学院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