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队员在采访穆女士
接着,实践队队员问到穆女士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来源。穆女士向实践队队员说到,她基本是通过网络媒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她平时喜欢听一些戏曲,也喜欢在电视上看《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她认为这些综艺都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让她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实践队队员就穆女士平时喜欢听戏曲的喜好,提出希望穆女士向实践队队员介绍戏曲,并询问穆女士喜欢听哪种戏曲。穆女士回答道,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戏曲分为很多种,有京剧、越剧、豫剧和黄梅戏等等,她个人比较喜欢听豫剧和黄梅戏,豫剧《黄鹤楼》和黄梅戏《女驸马》是她最喜欢的戏曲。
随后,实践队队员向穆女士提出她对当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满意与否的问题。穆女士表示她比较满意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同时她也认为传统文化的发展缺少创新,传承与弘扬创新能力较弱,若部分传统文化不加以创新,那么将可能逐渐走向没落,比如说评书。在她看来科技创新才是保护传统文化最好的办法,现代科技发展要助力传统文化的发展,她认为只有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做到与时俱进,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
最后,实践队队员就科技创新希望穆女士举几个她所知道的科技与文化结合的例子。穆女士介绍到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2021年河南春晚,她认为《唐宫夜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利用5G+AR技术进行场景转换,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完美地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很好地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采访尾声,穆女士表示:“我相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未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队员认识到泰安的节日风俗,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善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