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人工智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为了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大家对于科技助力文化发展的认识,12月3日,“丹青戏韵,笔墨传薪”实践队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展开宣传活动。该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线上调研学习科技助力传统文化发展的知识、宣传科技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实例、探讨人们弘扬科技助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做法等。

首先,实践队调研了科技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贡献。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这意味着文化数字化走向了国家战略新高地,科技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也在多方面得到体现。在文化旅游方面,展览馆内设有VR展厅,人们可以身临其境,近距离观赏文物、游览古都;在影视制作方面,根据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改编的《白蛇缘起》,采用了云计算技术、软件技术等新型科技,利用抖音、微博、爱奇艺等互联网手段进行大范围宣传,让中国传统文化成功走入国际市场;在文物修复方面,通常采用多角度摄影技术、三维病害模型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等,实现科技手段与传统手段结合,从而提高修复工作的严谨性。科技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二者交织交错,密不可分。

实践队员在向郭女士宣传实例


接着,实践队向人们宣传科技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实例。卓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由“投影书法临摹桌”、“活页子母字帖”和“书法e学宝”组成的书法三宝,开发了一整套智慧书法教学体系。该体系利用了互联网云资源、书法教学大数据以及多屏互动教学、AI系统等关键技术,存储了20多万幅历代名帖、近200万幅单字图片和近万个老师的讲解视频。这有利于学习者轻松入学,进行科学临摹、自主学习,有效解决了书法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同时也能助力优秀书法文化走进校园、获得传承。
此外,在受年轻人喜爱的国产游戏“王者荣耀”中也能看到中国元素,例如,在“飞鸢探春”主题中,就巧妙化用了“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一传统习俗,充满着浓浓的传统节日氛围;“高山流水-庄周”运用了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围绕“古琴”与“知音”展开故事,其中的台词“我之生也,得逢其知,朝生暮落又如何?”化用了《论语》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也与伯牙和子期的知音之交相呼应。此外,其中的人物如盘古、花木兰、诸葛亮、李白等,触发了许多人的文化记忆,增强了文化自信。诸如此类的网络游戏有很多,它们将数字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向世界宣扬中国故事。

实践队员在与青年讨论实际做法


最后,实践队探讨关于弘扬科技助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做法。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青年人应当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用中国优秀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此外,青年人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要充分了解科技对于传统文化发展的贡献,积极宣传科技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示例,可以借助抖音、微信、QQ、快手等网络平台,向身边人多宣传该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次的宣传活动,实践队的队员们充分了解了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所做的贡献,也知晓了科技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实践队员向人们宣传了科技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例子,也明白了青年人对弘扬科技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传播应有的做法,受益颇多。

时间:2023-01-28 作者:张芮华 来源:实践 关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