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庄的乡村振兴密码
马庄村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办事处,地处徐州市东北郊25公里处,曾经就是当地有名的文化村落,但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所以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差。经过当地百姓和政府的不断努力,马庄村实现了乡村振兴,2017年12月,入围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第145位 [1] 。2018年10月8日,经地方推荐和专家审核,农业农村部拟将村推介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 2019年12月24日,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 [3] 2019年12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价认定潘安湖街道马庄村为国家森林乡村。
马庄村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思路,特别注重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先后建立振兴学堂、香包文化大院、村史馆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开展,群众乐于接受,积极参与,有所收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动村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形成“党风正、民风淳、人心齐、效益增”良好局面。
--乡村振兴密码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香包产业
2017年12月12日,习总书记来到马庄村视察,在箱包工作室,总书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秀英老人亲切交谈,并亲自购买“真棒”香包,笑着说要“捧捧场”,为贯彻习总书记视察马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非遗文化,推动产业富民,金马文旅公司投资建设香包文化大院
香包文化大院于2018年10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占地2000余平方米,香包文化大院是集箱包研发,制作,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分为产品研发区,产品制作区,原材料展示区,产品展示区,互动体验区,产品销售区六个部分,香包文化大院建成以来,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作业,预计年产值过千万元,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香包文化大院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村民通过“”小香包”得到“大实惠”。
全面实施正确的群众工作法:“十必联”工作法
全面实施十必联群众工作法,组织党员、好榜样、热心群众等与村民建立联系户制度,群众家中有喜、丧、难等必上门联系。落实区、镇、村三级问题上报解决反馈工作闭环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1+10”包挂机制,每名“十必联”志愿者包挂10到15户群众,“1+1”结对机制,针对老、小、残、特等特殊人群开展“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深入贯彻“十必联”夯实行动,扎实开展“十必联”见面见底大排查工作,建立一户一档和家庭文明档案,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账户
主流价值培育:
马庄村新时代文化实践工作聚焦群众思想,需要依托振兴学堂、文化礼堂、金马之声等阵地平台,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活动的过程中,用老百姓听得懂、易接受的快板、歌舞、话剧等艺术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贾汪正能量,身边好榜样”、“十佳好婆婆好媳妇儿”等身边榜样选树工程,不断增强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为当地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保证当地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与正能量。
结语: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走出一条独具马庄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时间:2022-09-11 作者:刘旭 来源:刘旭 关注:
- 马庄的乡村振兴密码
- 2017年12月12日,习总书记来到徐州贾汪县马庄村进行考察,系统书记对马庄村的村民乐团和香包文化尤其感兴趣,并鼓励当地努力发展文化产
- 09-11
- 走进社区、走近群众,争做绿桶小卫士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镇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提升
- 09-10
- 你好,富盛小学
- 7月17日,中国计量大学越兰逐星小队的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结束了在孙端的实践活动,动身前往富盛,即将开启在富盛小学为期五天的实践活
- 09-10
- 越兰逐星——庄余霞篇
- 7月15日,我们来到了红色庄余霞,这是一个世代传承的红色革命村庄,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在全国农村设立的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