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兰逐星——庄余霞篇

7月15日,我们来到了红色庄余霞,这是一个世代传承的红色革命村庄,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在全国农村设立的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庄余霞陈列馆坐落于诸暨市草塔镇庄余霞自然村杨氏宗祠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总共有58名村民参加到战斗中。  
“革命战争年代,庄余霞每2户人家就有1人参加革命,每4户人家就有1名共产党员。这支队伍中,有父子、兄弟、姐弟、兄妹、叔侄12对……”七一八一期间,慕名前来红色庄余霞陈列馆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在讲解员求恩琴声情并茂的讲述下,一段红色革命历史徐徐展开,庄余霞的英雄群像在她口中逐渐鲜活起来。  
在本次游历中,我们还偶遇了浙江省委党校学习团,书记亲切的问候了我们。在40℃的高温下,我们两行人不顾上衣汗湿,跟着讲解员学习庄余霞文化。  
庄余霞现在的治理模式也十分值得学习,他们中的妇女组成了“红嫂”团队,帮助治理村庄。一户有难户户帮,“那时候,庄余霞是保卫国家的战场。如今,哪里有救援需求,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  
庄余霞村始终孕育着身后的红色文化底蕴,而这里作为一个革命村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出过很多革命英雄。在陈列馆里战士的就是开国以来的红色家训,也是从这些红色家训,来启示庄余霞的后人,同时也启示着越兰逐星小队,如何传承红色精神,争先做先锋杨氏后人。
时间:2022-09-10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越兰逐星——庄余霞篇
  • 7月15日,我们来到了红色庄余霞,这是一个世代传承的红色革命村庄,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在全国农村设立的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09-10
  • 探寻主席足迹,重温革命精神
  • 为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年暑假,计算机学院“探寻主席足迹,重温革命精神”实践队先后前往青海省西宁市、
  • 09-09
  • 相机幻梦
  • “滴滴——,嘭”,一阵天旋地转,我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恍惚间我看见我的一生犹如走马灯一样晃过,靓丽的街道,闪烁的车灯。难道我要
  • 09-09
  • 无古不成今,青年致远行
  •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
  • 09-08
  • 曲师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 要实现贫困群众稳定有效地脱贫、不返贫,就要以精神扶贫促进精准扶贫,进一步更新其的思想观念,增强其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 09-08
  • 探寻乡村振兴成果,助力乡村发展
  • 为了了解当前精神脱贫的典范,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情系三农调研队针对当前农民精神贫困的问题,于2022年7月16日对济宁市金乡县
  • 09-08
  • 实地走访农村,了解其发展节奏
  • 自新中国建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贫困展开激烈的斗争。在这斗争过程中,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
  • 09-0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