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要实现贫困群众稳定有效地脱贫、不返贫,就要以精神扶贫促进精准扶贫,进一步更新其的思想观念,增强其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探索新的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情系三农调研队于7月16日前往金乡县,通过走访农户,填写调查问卷等系列形式,进一步探析贫困农民在扶贫建设中表现出的主体性缺陷,以及精神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掌握当地村民意见,从而深入了解乡村精神扶贫工作的真实效益,实践队员挨家挨户的走访了金乡县王丕街道李庄村、于庄村的村民,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村委会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进移风易俗为主线,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广泛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深入教育引导其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节俭、积极乐观、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精神品质,争做新时代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

当地村民通过进一步了解各项惠民政策,促进了其知党恩、感党恩,他们在精神面貌上有了较大改观,更加坚定了精神、物质双脱贫的目标。但同时由于当地村委会采取的相关工作缺乏创新性,加之少部分村民仍沿袭上千年来的小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方式相对落后,转化效率低下,受教育程度低、思想比较保守,导致仍有部分村民在脱贫致富方面仍然听天由命、消极无为,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等、靠、要”思想严重,存在着脱贫主动性差、依赖性强的心理。现今个别村民扶贫款吃多了,斗志吃没了,懒劲也吃上来了,一时不满足还有诸多怨言,好像一切都是应该应得的。

“张口要政策,伸手要条件”“不要白不要、要了还想要”“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这类“等靠要”思想的存在,说明如果不能先扶志,一些扶贫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扶贫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很难做到真正拔除“穷根”。基于此实践队员们意识到,创新精神扶贫工作的方式迫在眉睫。

教育引导困难群众坚定脱贫的信心,啃下“精神贫困”这块“硬骨头”,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扶”起脱贫的志气、挺起脱贫的腰板,引导困难群众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出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时间:2022-09-08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曲师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 要实现贫困群众稳定有效地脱贫、不返贫,就要以精神扶贫促进精准扶贫,进一步更新其的思想观念,增强其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 09-08
  • 探寻乡村振兴成果,助力乡村发展
  • 为了了解当前精神脱贫的典范,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情系三农调研队针对当前农民精神贫困的问题,于2022年7月16日对济宁市金乡县
  • 09-08
  • 实地走访农村,了解其发展节奏
  • 自新中国建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贫困展开激烈的斗争。在这斗争过程中,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
  • 09-08
  • 借益菌突起之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
  • 09-08
  • 学习脱贫成果,巩固脱贫成就
  • 在成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后,我国脱贫攻坚的任务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在乡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高的同时却出现了精神贫
  • 09-08
  • 时代激情飞扬,书法走进课堂
  • 时代激情飞扬,书法走进课堂
  • 7月1日,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践行“童心向党,‘艺’起成长”——邵东县双凤乡未成年人美育提升公益项目,
  • 09-0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