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诗画景,同筑乡村梦

特色农田犹似画,村庄美丽起高楼”,盛夏之际,我们匍匐在乡村巨变的土地上,感受着沃土与绿水的心跳,体悟时代的变化,农村的新面貌。
2022年的夏季,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的“同筑乡村梦”实践团的成员开启了各自的实践之旅,我们在各自的家乡,祖国的四面八方,留下探寻的脚步,记录乡村的发展,感受国家的富强,思考振兴的对策。我们的探索分为四个方面,乡村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乡镇特色产业和乡村红色文化,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切实了解乡村的变化。
首先第一站,两位组员记录了南京溧水区的石山下村和浦口区的石蔡村,根据走访,我们得知,前者通过旅游文化和民宿建设打通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也取得了不少积蓄;后者发展当地水资源,利用三岔水库的优势,让当地居民的用水得到不小的帮助。向我们展示了南京这样一个城区发展很快的新一线城市乡村的变化和发展;第二站的考量方面则是村民生活的变化,为了了解在乡村振兴发展的今天,村民到底有没有过上向往的生活,我们的两位组员分别记录了江苏盐城安东村和四川绵阳高棚村的变化。一方面,农民耕种技术不断提高,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并且会有开发商对土地进行承包,形成规模化种植,极大地提高了单位产量,多余的产品也能拿出去售卖,丰富了农民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村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让村民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第三站,我们探索了乡镇特色产业,来自福建泉州东石镇和甘肃天水龙台镇的两位组员,分别研究了当地闻名全国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的制伞业和甘肃天水的万寿菊种植,冷水鱼养殖,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东石人伞业的从无到有再到辉煌和甘肃龙台镇居民致富之路的新探索。最后一站,我们注意到文化底蕴是乡村发展的魂,红色文化在乡村也是一直备受推崇的,云南呈贡区的“百年风云”历史文化展厅记录了抗战时期云南人的不屈斗志,江苏南通五义镇的“五义烈士纪念碑”载下了以纪维贤等五位烈士面对伪军绝不屈服,抗争到底,英勇牺牲的壮烈事迹。
美好的乡村生活,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留住百年诗画景,同筑乡村振兴梦。
 
时间:2022-09-08 作者:吴嘉乐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走进延庆康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1级本科生邢仪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探究各地社区防疫措施对疫情的作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