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寻访老党员,感悟革命情,觉醒新青年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活的“史书”,是党的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老党员是社会、历史给予我们的一笔无形的资产,这是用多少金钱都无法衡量的。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牢记如今的幸福生活包含着老党员们辛勤的汗水,甚至鲜血,要用感恩的心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限的关怀,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温暖。这是我们必须给予这些老人们的回报。而继承他们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前进的方向。7月4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国学)小课堂”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西槚柏村采访当地老党员,与他们展开亲切交谈。
在采访中队员们各司其职,认真地倾听老党员讲他们当年的故事,短短一个小时,老党员们字字如矶,坚定信念、踏实认真、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态度,深刻地让大家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党,对于祖国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于自身使命的伟大责任感。离开的时候,队员们依依不舍,老党员们真情的话语依然回响在耳畔,饱经风霜的脸庞印在实践团队的心中,
在与爷爷奶奶们的交流中,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一定要多办事,少说话。无论做什么,在结果出来之前,光凭一张嘴说都是空话。所以,多做事,少说话,用行动证明一切。
即时当勉励,岁月不饶人,与老人们近距离的交谈,是此刻笔尖下宝贵的财富,在人生路上,总会有或许不期而遇,或者为你而精心计划好的温暖瞬间,或许这就是人生路上最迷人之处吧。无论何时何地,党员的精神永远伴随着当下的青年人。
太阳从地平线上落下,明天又会从地平线上升起,月光从窗户跟前离开,明天又会从窗户跟前照进。这些事重复了千千万万遍,没有结束的那一天,就像此次拜访的老党员前辈们,然后当下的青年人会继续接力,将会成为明天初生的太阳,成为明夜照耀的月光。许多年后,青年人们会退下又迎来接替他们的下一代,而中国在代代共产党人的接替中,将会跨过许多磨难,就这样延续下去。青年人们憧憬这样的景象,也会为参与其中而自豪。
曾经,革命前辈们怀揣着红色梦想投身国家建设,坚守着共产党人的信仰助力乡村振兴。如今,虽然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65岁,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却铭刻在心中。他们始终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将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国家,为一代代青年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挥了重要的榜样作用。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大学生寻访乡村老党员,是一场红色精神沉浸式深度感知,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实践团成员在寻访、聆听、记录中深刻领悟老一辈党员的坚定信仰,坚定青年一代的入党初心,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同样的,通过此次走访,让实践团队深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觉悟,将继续发扬老党员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奋勇拼搏、百折不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鞭策自我,深入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在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将党的思想结合起来,让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平台和生动课堂,成为激励新一代青年学生的精神动力。
时间:2022-09-02 作者:张航翊 来源:跟随采访 关注:
- 探先辈足迹,传红色基因
-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
- 09-03
- 万众齐心同心抗疫
-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级本科生杨瀚博在疫情期间进行志愿活动
- 09-03
- 弘扬延安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 一曲清风,一卷江山,回首往事,无法忘记的是延安十三年,无法忘怀的是数张纸,可能潦草,可能破旧,可能腐烂,却在延安为中国革命点亮
-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