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绵阳7月14日电(通讯员廖开锦)
从六月二十日到六月二十六日,由西南石油大学的志愿者刘汶鑫、汪晗、王豪、廖博、代芮铭、郑文、 李宏宇、 文星宇、 文泽智、于飞杨、廖开锦组成的绵阳志愿者服务小队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出于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考虑,同时为了出一份作为大学生该为社会出的一把力,严格按照学校三下乡志愿服务的要求,利用暑假的课余时间,在绵阳市雨辰医疗中心(敬老院)加了志愿者服务,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天为老人带去了一阵阵凉快。
图为医疗机构门口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豪 摄
在核酸检测,资料登记过后,志愿服务就开始了,志愿者们集合在住院部,护士长亲切的讲解如何在如此炎热的夏天更好的照顾老人的注意事项,在了解志愿者石油大学来的大学生时,他感叹道:新青年真是社会的栋梁,志愿者们积极踊跃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热心着实让人感动。这充分体现了西柚学子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之后同学们在护士的带领下分组进入了老人的房间,开始自己的志愿者活动。
汪晗走进房间,一位老人正好在清洗蔬菜,汪晗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就连忙走上前去帮忙,“我来吧!奶奶。”在护士告知是大学生志愿者来志愿者服务的时候,奶奶放心的把手中的蔬菜交到汪晗手里,还开心的拿出自己的水果洗干净,发给志愿者们。别的房间听到了有青年志愿者的到来,老人都走到这个房间,主动给志愿者们打招呼,平日里安静的住宿大楼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似乎年轻人的到来给敬老院带来了一丝活力。而在年轻志愿者与老人们的相处中,许多老人也对我们敞开了心扉,基于此,我们特地展开了访谈面对面活动。首先让我们来采访一下参加本次志愿活动的一位学生(下文都用学生A替代)。
采访员:您好。
学生A:采访员您好。
采访员:请问一下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选择来到敬老院当志愿者呢?
学生A:首先我是在学校三下乡活动中了解到有这个项目,其次我本人也一直想利用暑假空闲时间去社会上做做公益,尽一点我的绵薄之力,所以在学校的牵头下以及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策划下我来到了这里当志愿者。
采访员:可以分享一些做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的故事及心得吗?
学生A:我前两天刚到这里的时候,路过后面那栋房子,我看到里面的爷爷奶奶他们很多人住在一个很窄的房间里,大多数老人都生着病,我问其中的一个奶奶在这里过的好不好、开不开心?她也没有直说,就只跟我说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很忙,自己只要不拖累他们就好了。后来我走之前她悄悄告诉我,她很想念她的孙女,看到我,就让她想起了她的孙女,看着她背过身擦眼泪,我也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人越老越像小孩,越老越需要陪伴。
其实做志愿服务就是这样,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是却又因为我们不多的奉献,让他们比以前更充实更快乐。
采访员:好的,谢谢你给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同时也感谢你们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祝愿你们在以后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远闪闪发光。
图为实践队在实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豪 摄
据奶奶介绍,这座养老院已经很久没有年轻人来了,自己的子女工作也忙,平日里很少收到子女的电话,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需要⼀种内⼼精神上的陪伴,只是希望我们这些⼦⼥能够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这似乎也是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一个时代的冲突,如何让老年人不在孤单这是一个当代年轻群体应该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访谈面对面第二期,进一步了解老人们更深层次的需求。
采访员:奶奶您好,我能和您聊会天吗?
李奶奶:好啊,小姑娘。
采访员:我有一个访谈任务,需要问您几个问题。
李奶奶:可以啊,都可以问。
采访员:奶奶您来这里多久了?
李奶奶:我想想,两年了,儿女都不在身边,都搬到这里来了,热闹一点。
采访员:您觉得在这儿过得怎么样啊?
李奶奶:过得还好啊,人多,热闹!可以和老陈老杨(李奶奶在敬老院的朋友)一起跳跳舞,聊天,下棋,别说多舒适了。
采访员:您女儿经常过来看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