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执笔乡土,寻路振兴————井冈山地理标志产品调研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12 阅读:
    来源:何婷婷 钟点 秦诗涵
  8月的井冈山,层峦叠翠,红旗飘扬。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管理学院"红岩"先锋志愿服务团,于8月14日至16日围绕“地理标志产品赋能乡村振兴——以井冈山品牌为例”这一主题,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市场调研与现场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次系统而深入的实践调研。
  
  田野调查:深入农户零售,洞察产业实情
  
  8月14日,调研团赴井冈山马源村的农户零售点中,开展结构化访谈与参与式观察。队员们围绕地理标志产品的种植历史、技术规范、收入结构及品牌使用情况等问题,与农户进行了细致交流。“‘井冈山红米’这个品牌申报成功之后,我们由散装零售转向统一包装和渠道,销量和单价都有明显提升”,一位农村零售的农户如是说。团队不仅收集了农户对地理标志品牌认知的第一手资料,也切实体会到品牌整合为小农户带来的规模效应与抗风险能力。
  
  图为成员采访农户照片蒋欣颖供图
  
  市场调研:特产大楼中的品牌展现与渠道分析
  
  8月16日上午,团队前往杜鹃广场特产大楼,对多家地理标志产品专柜开展市场调研。成员们从产品陈列、包装设计、价格定位、产地标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记录与比对,并就品牌运营模式与门店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调研发现,以“井冈山笋干”“井冈蜂蜜”为代表的地理标志产品,已初步形成“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子品牌”的双商标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和市场辨识度。
  
  图为成员与特产照片蒋欣颖供图
  
  电商实践:直播带货与新零售渠道体验
  
  当日下午,团队走进井冈山直播大楼,实地考察地理标志产品的线上销售模式。在直播大楼,成员们不仅观摩了专业主播推广“井冈山牌”农特产品的全过程,还亲自参与直播演练,体验了从脚本策划到互动销售的实际流程。团队进一步与运营人员交流,了解了电商平台对农产品上行提供的流量支持、冷链配套与品牌赋能措施,深刻认识到“数字+”对区域公共品牌走向全国市场的重要推动作用。
  
  图为团队成员参与地理标志产品直播推广现场蒋欣颖供图
  
  调研发现与总结:地理标志赋能与青年责任
  
  基于三天的实证调研,团队梳理出井冈山地理标志产品在规模化生产、品牌监管、系统整合等方面仍存提升空间,但在促进农业标准化、提升农民组织化和收入多元化方面成效显著。调研说明,真正实现“地标赋能”,需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深化品牌叙事与红色文化融合,并借助数字工具扩大消费受众。
  
  本次调研不仅是社会实践,更是一堂深刻的专业实践课。队员们得以将课堂所学的区域经济、品牌管理、农村发展等理论与真实中国乡村对话。大家认识到,乡村振兴既需政策引领、品牌先行,也需青年一代扎根土地、知行合一,为地理标志产品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注入青春智慧。
  
  图为团队走访照片蒋欣颖供图
  
  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正因产业的振兴焕发新的生机;而青年实践的脚步,也因与时代同频而更具力量。这份报告不仅记录了三天的足迹,更寄托着我们继续关注乡村、服务乡村的初心与承诺。(通讯员:何婷婷 钟点 秦诗涵)
实践报告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