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追寻红色印记 传承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2025-09-03 阅读: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与天气同样炽热的,是青年们追寻红色印记的赤诚之心。连日来,赵聪菲、邓正航、罗李慧、易美伶等青年分别走进襄阳烈士塔园区、建始县烈士陵园、钟祥市大洪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宣恩县博物馆,在一件件承载历史的实物前驻足,于一段段镌刻岁月的文字间沉思,让红色基因在寻访中融入血脉。 
         纪念碑下的沉思:见证不朽信仰
         7月5日至12日,襄阳烈士塔园区内,高耸的纪念碑直指苍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光影中愈发凝重。赵聪菲仰望碑体,目光掠过展厅里泛黄的战地日记,字迹虽已模糊,却依然能读出烽火岁月里的赤诚;磨损的绑腿上,细密的针脚记录着行军路上的风霜;那面被硝烟熏黑的红旗,褶皱间仿佛还回荡着冲锋的呐喊。站在塔下远眺,城市的繁华与陵园的肃穆交相辉映,让她深切体会到,如今的安宁正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铭记”二字在此刻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陵园松柏间的诉说:触摸奋斗足迹
         7月9日,建始县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邓正航漫步其间,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诉说着风雨如晦的年代里,革命志士挺身而出的无畏。一座座丰碑矗立在绿荫中,碑文中的名字虽已远去,却在松柏的映衬下愈发清晰。他在一块记录着攻城战斗的石碑前久久伫立,碑文记载的“以血肉之躯破城垣”字样,让他深刻感受到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这方土地上的每一株草木,都是先烈执着信念的见证。
         纪念馆里的低语:重现烽火岁月
         7月8日,钟祥市大洪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内,展板上的照片与实物展品静静陈列。罗李慧在一组步枪与手榴弹前驻足,展品说明记载着“大洪山游击队以简陋武器抗击日寇”的史实。玻璃柜中的破旧蓑衣,曾为游击队员抵御过无数风雨;泛黄的作战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箭头标注着战斗路线。每一件文物都在低语,讲述着先烈为民族独立付出的牺牲,让她在历史的回响中读懂了“不懈奋斗”的深刻含义。

        博物馆中的印记:延续军民深情
        同日,宣恩县博物馆内,抗战时期的粮票、扁担与支前名册吸引了易美伶的目光。史料记载,当地百姓曾用这些扁担肩挑手推,为前线送去数十万斤粮食;影像资料里,白发老人讲述着父辈“男子扛枪、妇女送粮”的往事。泛黄的史料与实物间,军民同心御敌的画面徐徐展开,让这片土地的英雄过往在岁月沉淀中愈发清晰。
        从纪念碑到松柏,从武器到粮票,这些静静陈列的实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青年们在寻访中读懂:红色印记从未褪色,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这份跨越时空的对话,正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永续传承,成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实践报告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