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新苑社区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来自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的5名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件和互动道具,在这里开展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社区30余名小朋友送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价值观启蒙课,用青春力量凝聚价值共识,传递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佳琪供图
精心筹备,让价值观教育“活”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对小朋友来说,必须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去解读。”活动负责人、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介绍,为了让活动更具吸引力,志愿者团队提前两周就开始筹备,结合小朋友的认知特点,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方针拆解成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小游戏。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一早就来到社区活动中心,有条不紊地布置场地:墙上贴满了色彩鲜艳的价值观主题漫画,桌上摆放着印有“诚信”“友善”等关键词的卡通卡片,角落的互动区还准备了拼图、贴纸等小奖品。“我们希望通过环境的营造,让孩子们一进来就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更容易接受我们传递的内容。”志愿者一边张贴海报一边说。
生动讲解,让核心价值“入”心来 下午4点半,活动正式开始。志愿者以一则“小哪吒守诚信”的动画短片拉开序幕,当屏幕上出现小哪吒遵守承诺、帮伙伴找回丢失的风筝时,台下的小朋友们立刻被吸引,纷纷举手分享自己对“诚信”的理解。“我上次借了同桌的橡皮,第二天就还了,这也是诚信!”7岁的小朋友刘子轩大声说道,得到了志愿者们的一致称赞。
在随后的讲解中,志愿者们用“身边事”解读“大道理”:讲到“富强”,他们展示了家乡近年来的变化照片,从泥泞小路到柏油马路,从土坯房到安居楼,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生活改善;谈到“友善”,他们组织了“互助小游戏”,让孩子们两人一组合作完成拼图,体会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原来‘文明’就是不乱扔垃圾、不说脏话呀!”9岁的张悦小朋友听完志愿者的讲解后恍然大悟。志愿者们通过这样具象化的解读,让抽象的价值观变得可感可知,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心里。
互动问答,让价值理念“扎”深根 “抢答环节现在开始!”随着志愿者的一声令下,活动进入了最激烈的提问互动环节。志愿者们准备了30余道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问题,涵盖生活常识、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请问,看到老人过马路,我们应该怎么做?”“主动搀扶!”孩子们齐刷刷地举手,生怕错过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除了抢答,志愿者们还设计了“价值观故事会”,让孩子们分享自己或身边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小故事。8岁的王涵讲述了爷爷退休后坚持在社区义务巡逻的经历,“爷爷说他虽然老了,但还能为社区做贡献,这就是‘敬业’吧?”听到这里,志愿者们深受感动,纷纷为这位默默奉献的老人点赞,也让孩子们明白,“敬业”不分年龄,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温情陪伴,让志愿精神“传”下去 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还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价值观手账”,让孩子们把今天学到的内容、自己的感悟画下来或写下来。“我要把这张画贴在床头,每天提醒自己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新苑社区工作者全程参与了活动,她对志愿者们的付出表示感谢:“孩子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塔里木大学的志愿者们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传递正能量,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她还表示,社区将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这样的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
下午6点,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志愿者们收拾场地时,发现不少孩子偷偷在他们的背包里塞了自己画的感谢卡。“虽然很累,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志愿者张宇轩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有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更多人,用实际行动凝聚价值共识,让正能量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传递。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新苑社区的孩子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塔里木大学的志愿者们在服务社会中践行了青年担当。正如志愿者们所说,传递正能量是一场“接力赛”,他们会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共同绘就文明和谐的社会画卷。
(文/曹琦 张旭彤 摄/李珊 杨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