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7月31日,山东理工大学“氢氰淄衿”社会实践团在张店区马尚街道石村社区和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双线启动为期半个月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探索优秀华章为实践核心。国内第一分队通过“讲红色故事、传革命精神”,以生动讲解和场景还原帮孩子们深悟党史、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红色素养;国外第二分队则探索“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体现”;同时国内外实践分队跨国连线,展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情况和红色文化国际影响力。这种国内外联动模式,打破地域局限,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开辟了更具广度与活力的新路径。
红课润童心薪火永相传 国内的活动以“共产党人的故事”为主题拉开红色课程序幕,选取共产党早期党员张人亚守护党的重要文献和黄继光、邱少云两位革命英烈的故事,展现共产党人在烽火岁月中的信仰与担当,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党、敬党”的种子,由此引导他们从小学英雄、学榜样,将共产党人的勇敢、担当与守纪精神融入成长,让红色基因在代代传承中绽放光彩。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述红色故事。刘梦真供图
实践团成员讲述“七一”建党故事时,小朋友们了解到13位革命先辈多次转移最终在船上开会,更加懂得了不怕艰苦的红船精神;讲“八一”建军时,小朋友们看着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画面不禁湿了的眼眶;“十一”国庆的故事中,小朋友们了解到祖国母亲这一路的风雨兼程,更加坚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接下来志愿者以“军事强国”为主题,重温“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强军之路,向孩子们传递“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道理。在红色历史“小戏骨剧场”中,每位小朋友都扮演一位历史角色,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图为小朋友们演绎历史场景。路蕊晨供图
从二十四节气到传统节日,从脸谱到四大发明。通过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和带领小朋友们亲自动手体验,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纸张,也创作了属于自己的脸谱,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让中华文化在他们的心里扎下更牢固的根,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开设各类小课程与互动增添无限风采:“独一无二的自我”课程引导小朋友认知自我、尊重差异;“合作绘肖像”活动中,孩子们分组协作共同完成画作;猜字谜游戏让大家感受汉字之美。这些活动是知识的传递,也是精神的播种,助力孩子们实现思想成长与素质提升的双重收获。
文脉越重洋跨国寻国韵 在国外,“氢氰淄衿”社会实践团第二分队赴捷克布拉格、德国德累斯顿等地开展了别具一格社会实践活动,以“探寻中华文化的海外体现”为主题,通过实地探索、交流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顺利开展。
在实践开始的第一阶段,志愿者们分别与布拉格查理大学的Linka、Michael、Barry等老师进行了交谈。各位老师首先向我们讲述了捷克的历史以及一些当地的特色文化,随后志愿者也对老师们讲述了中国古老的历史以及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图为志愿者与Michael老师进行交谈。孙泽宇供图
第二阶段志愿者走上城市街头,带着精心设计的问卷,主动与外国友人交流,开展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环节,大多数外国友人一听说与中国元素相关都超乎想象的热情。他们认真填写每一项内容,遇到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问题,还主动分享自己有关的经历,有时还会因问卷里中国戏曲、书法等元素的介绍发出惊叹。
图为海外友人填写调查问卷。纪懿瑄供图
在双方积极互动中,这场持续四天的调查顺利推进。外国友人热情的反应、对中国元素的浓厚兴趣,让每一份问卷都成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也让中国元素以更鲜活的姿态,在外国友人心中扎根、发芽,传递着跨越国界的文化温度。
淄水连中欧红心映双城 在中外联动环节中,布拉格的志愿者先带领大家云游这座城市,交流心得感悟。在队员们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参观了布拉格市区,了解当地的城市历史风貌与文化地标,感受着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文化特色。比如城市中那些充满欧式风情的建筑,与国内的建筑风格大不相同,让小朋友们直观的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在心中种下了尊重与理解的种子,学会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的志愿者还化身“探店小网红”,探寻中国文化的海外表现,以视频的形式带领孩子们探索布拉格商场中的中国元素。“唐人”餐馆格外醒目,红色灯笼与汉字招牌在欧式建筑中别具一格,菜单上小笼包、麻婆豆腐等中式菜品一应俱全。此外,当地便利店的“国宝”大熊猫玩偶、老街商铺的“Labubu”中国元素潮玩摆件及商品标签上的“MadeinChina”标识,都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鲜活例证。让大家看到中国文化已融入世界文化版图,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在心中种下对民族文化的自豪与认同,进一步坚定了“中华文化值得骄傲、更能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也激励着他们未来更主动地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实践团国外分队以视频的形式同国内小朋友进行互动,共上一堂课。路蕊晨供图
志愿者们还为小朋友们播放了与捷克查理大学老师的文化交流视频。Linka老师讲述了“dumpling”在中捷两地的区别;Michael老师则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他在了解中国赛龙舟习俗时,提到捷克也有类似传统;Barry老师也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希望了解中国知识并提出大家要坚定文化自信,将文化更好的传承的期望。这些生动的交流内容,像一座桥梁拉近了中捷文化的距离,也让国内的小朋友们真正理解“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源于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同、对其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成为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让中华文化的光芒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耀眼。
一个个生动的视频,让孩子们通过屏幕看到“中华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油然而生。双线实践相结合,国外分队探寻红色元素,国内分队扎根社区基层,通过特色课程播撒红色文化种子,让红色基因与文化自信在青春实践中薪火相传,也让文化传承之路更加宽广。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氢氰淄衿”社会实践团以红色传承为核心,取得了扎实成效与深刻意义。既帮助孩子们深化党史认知、厚植家国情怀,又实现了红色文化在本土青少年群体中的有效浸润与素养提升;与捷克分队的跨国联动,也进一步印证了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实践团成员与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鲜活支撑。
作者:“氢氰淄衿”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