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年轻人“压力大—常熬夜—饮食差”循环 对机体危害的中医解读

    发布时间:2025-08-13 阅读:
    来源:卢佳,安徽中医药大学
引言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若精神久抑、昼夜颠倒、饮食乖度,则“形与神俱”之平衡立破。青年人群之“压力大—常熬夜—饮食差”循环,恰与此养生大旨相悖,故其危害尤为显著。
二 对脏腑之危害
2.1伤肝
肝主疏泄而藏血。夜卧则血归于肝,若子时(23:00—1:00)不寝,肝血不得藏,疏泄失司,遂致肝气郁结。临床可见胸胁胀满、情绪抑郁、口苦目赤;久则郁而化火,上扰清窍,致头痛、耳鸣、目涩。
2.2伤心
心主神明,又主血脉。长期熬夜,心气暗耗,心阴不足,阳不入阴,发为“心肾不交”。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多梦、虚烦不眠;甚则心火独亢,口舌生疮、舌尖红绛。
2.3伤脾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压力大则思虑伤脾;夜宵油腻、甘甜过度,脾运不及,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症见纳呆、腹胀、大便溏黏、体倦乏力;久则痰湿困脾,形体肥胖,四肢困重。
2.4伤肾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夜半本应肾精封藏之时,熬夜则相火妄动,暗耗肾精。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发脱齿摇;男则遗精早泄,女则月经量少或先期而至。
2.5伤肺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长期熬夜,卫阳不固,肺气亏虚;饮食辛辣炙煿,助火灼金。可见易感冒、咳嗽、咽干、皮肤干痒或生痤疮。
三 对气血津液之危害
3.1气血两虚
夜不得息,血不生则气无所附;思虑过度,气耗则血行不畅。症见面色少华、唇甲色淡、动则汗出、心悸气短。
3.2痰湿瘀阻
饮食失节,膏粱厚味,脾运失健,痰湿内阻;气机不畅,血行瘀滞。痰湿瘀血互结,可发为瘰疬、癥瘕、乳癖等有形之患。
3.3阴虚火旺
长期熬夜,暗耗阴液,水不涵木,木火刑金;饮食辛辣炙煿,助火伤阴。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
四 对阴阳之危害
昼为阳,夜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长期阳不入阴,则“阳亢于外,阴虚于内”,终成“阴阳两虚”或“阴损及阳”。症见畏寒肢冷而又五心烦热,或早热暮寒,病机复杂,调治尤难。
五 对经络之危害
十二经气血流注,依昼夜节律而行。子时不卧,胆经气血不行;丑时不卧,肝经气血不行。经络失其常度,气机升降逆乱,久则络脉瘀阻,百病丛生。《灵枢·经脉》所谓“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反之则“不通则痛”。
六 中医干预思路(提要)
6.1调畅情志
疏肝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辅以音乐疗法、导引吐纳。
6.2调整作息
《千金要方》言:“常欲令居处静密,卧起有时。”循序渐进,每旬提前一刻钟就寝,直至亥时(21:00—23:00)入睡。
6.3调和饮食
早餐宜温,午餐宜饱,晚餐宜少。少食辛辣、油腻、生冷;多食甘润、易化之物,如小米、山药、百合、莲子、黑芝麻等。
6.4针灸推拿
主穴:太冲、合谷、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每日按揉或艾灸,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交通心肾。
6.5导引功法
习练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使气血流通,筋骨柔和,阴平阳秘。
七 结语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青年人若能及早醒悟,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圭臬,改弦更张,则“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反之,若任由此循环蔓延,脏腑俱伤,阴阳离决,虽有良医,亦难回春。愿诸君珍之重之,以享天年之寿。
实践报告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