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以竹代塑”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推进景溪村空间调研与资料采集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2025年7月11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进入线下集中实践第二天。围绕“以‘竹’代塑”主题,团队聚焦乡村生态文化与产业更新,开展以实地测绘、空间访谈、群体调研为主的高强度田野调查。此次活动过程旨在通过进一步实地考察与深入交流,了解当地竹文化特色与人群需求,深入研究竹子在现代生活中的多元应用,并为后续业态规划与空间设计提出主题方向与设计目标。
  当天,实践团以脚步丈量村庄、用心倾听乡音,深入安吉县报福镇景溪村下阴山区域,对村庄的地形地貌、建筑风貌、公共空间分布以及村民生活需求展开全面考察。团队与村书记一同走访多个关键节点,并实地测量一处废弃建筑,拟将其作为“以竹代塑”展示空间的重点改造对象,服务乡村活化与产业宣传。
  
  实践团进行现场调研
  随后,团队与村书记开展交流,双方就竹产业转化、生态资源保护与空间再利用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书记介绍了景溪村近年来在竹材利用、林下经济发展及废弃空间盘活方面的探索实践,强调景溪村正通过创新路径激发内生动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构建生态共富样板。团队成员对景溪村“生态—产业—文化”联动发展模式表示高度认同,结合调研成果提出“生态竹艺+研学教育+乡土空间复兴”的初步设计方向,探讨以设计手段助力乡村价值转化的具体方式。
  
  团队与书记进行现场交流
  此次调研不经让实践团成员深入理解了景溪村独特的竹文化与产业逻辑,也激发了他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热情,力求在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增强村庄的文化认同感和吸引力。同时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记录、航拍测绘等方式,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坚实基础。后续,团队将围绕已有成果,启动初步方案构思与空间规划设计,推动“以竹代塑”理念在景溪落地生根。
  
实践报告推荐
  • 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 2025-08-11
  • 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 博物馆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
  • 2025-08-1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