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当“00后”遇上“10后”:这场红色传承的“双向奔赴”有点暖

    发布时间:2025-08-05 阅读:
    来源: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觉醒八闽”实践队

 近日,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觉醒八闽”实践队开展“活化历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暑期实践活动。队员们走进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以青年视角挖掘红色故事,用创意作品架起历史与当下的桥梁,让红色传承在代际互动中焕发新生。

沉浸式探访:在历史现场打捞细节

 实践队队员带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忱,在纪念馆小讲解员的引导下,深入了解“红色福建”主题展。从土地革命时期福建苏区的创建,到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坚守,再到新四军北上抗日的壮阔历程,历史的脉络在眼前逐渐清晰。

 队员们手持摄像机、画笔记录下诸多触动心灵的瞬间:锈迹斑斑的革命武器、泛黄的烈士家书、复原的苏区场景,以及讲解员讲述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故事——15岁少年英雄张锦辉用山歌传递革命信念,毛主席因忘带路条被侍卫队员拦下的纪律细节,都被纳入素材库,成为后续创作的“源头活水”。现场采访中,队员们坦言:“当历史从课本文字变成可触摸的文物、可感知的故事,我们才真正读懂了‘红色’的分量。”

创意化转化:让历史故事“潮”起来

 基于探访所得,实践队展开了一场红色文化的“青春转译”:

  ①宣传短片:实践队成员精选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与队员的真情感悟,剪辑成3-5分钟短片,通过字幕补充历史背景,以紧凑节奏和青春视角,展现革命精神的当代意义。

 ②英雄手绘本:队员聚焦张锦辉与“路条故事”两个场景,用画笔还原历史质感。张锦辉的红围巾与监狱背景形成强烈对比,凸显“以歌为刃”的无畏;毛主席与侍卫队员的互动场景,则通过神态刻画传递“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深意。

青春化表达:让红色基因可感可及

队员们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年轻一代与红色历史的连接点:用镜头语言解构宏大叙事,让历史细节在光影中变得触手可及;以画笔赋予英雄人物青春质感,让革命精神在色彩中传递温度;将红色元素融入日常物件设计,让历史记忆自然渗透进生活场景。

正如实践队成员所说:“我们不是在重复历史,而是用属于Z世代的方式与历史对话。当红色故事能被同龄人轻松读懂、主动分享,红色基因就能真正在青春里扎根生长。”

实践报告推荐
  • 纸韵传情,暖意续航
  • 为响应国家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政策,落实《山东省 “十四五” 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强残疾
  • 2025-08-0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