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游园会圆满落幕啦!这个夏天,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青法笃行实践团把法律知识藏进游戏里,在社区居民心中悄悄种下了一颗法治的种子
法治游园,让法律走进生活
为切实增强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提升老人与儿童的法治素养,让法律知识从书本走向生活,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青法笃行实践团以 “法治呵护成长,青马托举花朵” 为主题,走进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凤鸣社区基业花园,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游园活动。在三个多小时的欢乐时光里,原本抽象的法条变成了趣味飞行棋、互动问答和惊喜盲盒,社区的大小朋友们在闯关游戏中,真切感受到了 “法治” 的温度与力量。
本次游园会设置了五大闯关区域,分别是:权利知多少、真假判断、盲盒学法律、法治飞行棋、一站到底,每个关卡都隐藏着不同的法律知识点,让居民们在玩乐中轻松学法律。
在 “权利知多少” 摊位前,志愿者们准备了许多贴近生活的法条案例。“张阿姨,您看这个案例里,商家拖欠工资,员工应该主张什么权利呀?” 面对志愿者的提问,老人们认真思考,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慢慢说出对应的法律权利和维权途径。72 岁的李爷爷拿着案例卡片仔细研究,听完讲解后恍然大悟:“原来遇到这种事可以找劳动仲裁,以前总觉得不知道找谁帮忙,现在心里有数了!”
“法治飞行棋” 区域更是人气爆棚,大家围在棋盘旁跃跃欲试。飞行棋棋盘上的每一格都标注着法律问题,参与者掷出骰子后,要回答对应格子的问题才能前进。“未成年人可以独自去网吧吗?”“遇到家庭暴力该向哪个部门求助?” 孩子们拉着家长一起抢答,答对时欢呼雀跃,答错了就认真听志愿者讲解,在欢声笑语中把法律知识记进了心里。
“真假判断” 关卡里,志愿者们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法律误区,比如 “借钱给朋友不用写借条”“父母可以随便翻看孩子的日记” 等说法,让居民们判断对错。大家热烈讨论,有的争执不下,志愿者便结合案例细细解释,帮大家厘清模糊的法律认知。
“盲盒学法律” 则充满了惊喜感,盲盒里装着印有法律小知识的卡片和小礼品。孩子们拆开盲盒时,不仅能收获小礼物,还能学到 “遇到陌生人搭讪要保持警惕”“购物后要索要发票” 等实用法律常识,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对法律知识充满了兴趣。
活动打卡区也格外热闹,居民们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念,背景板上 “拒绝家暴零容忍,法律撑腰护安宁”“陌生电话莫轻信,法律护好养老钱” 等标语格外醒目,大家用镜头记录下这场有意义的普法之旅。
法治种子悄萌芽,维权懂法有渠道
本次普法游园活动通过互动问答、趣味游戏等多元形式,将抽象的法条巧妙转化为居民们可感知的生活场景。这不仅是一场趣味横生的游园会,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 老人们学到了守护养老钱、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了与成长相关的法律常识,居民们的法治意识得到增强,法律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
凤鸣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对活动赞不绝口:“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既丰富了居民的暑期生活,又用大家喜欢的方式传播了法治理念,希望实践团以后能常来社区开展类似活动。”
这个夏天,法治的种子已悄悄埋进社区居民们的心里。也许某天,当他们遇到需要维权的时刻,会突然想起这场游园会上的闯关游戏 —— 原来那些在欢笑中学到的知识,早已变成了保护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法治的种子能在时光里慢慢发芽、生长,最终长成守护社区居民成长与生活的法治绿荫。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青法笃行实践团
协办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凤鸣社区居民委员会
(华南师范大学青法笃行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