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7月18日电(通讯员 程峰)近日,兰州理工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兰州中山桥开展了一场富有意义的历史学习与宣传活动,聚焦于这座百年铁桥承载的烽火记忆。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向市民和游客发放特制明信片,背面清晰记载着中山桥在1949年兰州战役中的关键作用,成为许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的窗口。为深入了解公众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团队精心准备了印有中山桥元素的钥匙扣和冰箱贴作为小礼物,吸引路人驻足填写调查问卷。

图为志愿者们赠送明信片与小礼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朝辉 摄
实践的核心环节是对桥体弹痕的实地测量与记录。队员们细致勘查,用专业工具测量并记录下桥体各处,特别是桥南端区域遗留的战争弹孔。这些深浅不一、甚至带着灼烧痕迹的弹孔,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激战,让厚重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图为志愿者们记录中山桥弹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朝辉 摄
通过发放宣传品、互动调研和实地测量弹痕,团队不仅加深了对中山桥作为抗战时期重要战略通道历史价值的理解,更以创新的方式将这段历史传递给公众。站在维修后作为步行文保桥开放的桥面上,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这些历史的印记不仅属于过去,更是连接当下、提醒人们铭记与传承的精神坐标。

图为志愿者同学活动结束之后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朝辉 摄
文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铁桥烽火--中山桥与兰州抗战记忆挖掘行动”队 程峰
摄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铁桥烽火--中山桥与兰州抗战记忆挖掘行动”队 黄朝辉
编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铁桥烽火--中山桥与兰州抗战记忆挖掘行动”队 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