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宣讲,助力绿色发展理念扎根基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协调好经济增长、民生保障、节能减排"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部署,7月21日,南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零碳Π实践团队员走进江苏省溧阳市溧城街道平陵中路文教书店"爱心暑托班",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双碳"战略为指引,结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要求,通过知识普及与实践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
知识普及:构建低碳认知体系
宣讲活动以"什么是碳排放"为起点,通过动画演示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产生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结合《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团队成员系统讲解了全球低碳日的由来、我国"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以及日常生活中节能降耗的具体方法。在"低碳生活"板块,队员们创新采用"碳足迹计算器"互动工具,引导孩子们计算家庭用电、交通出行等行为的碳排放量,让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数字体验。
互动共鸣:让节能理念扎根童心
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记者在和大家介绍生活中一些节能减耗的方法之前,先向底下小朋友们询问:“大家在日常生活有没有自己做过或者见过身边人的一些节能减耗的小举措呀?”,现场的小朋友们都很热情,积极回应这个问题。有的小朋友说自己在晚上出门时会检查有没有把灯关了,有的小朋友说妈妈教他要随手关冰箱门,更有小朋友提出"用洗菜水浇花"的创意。这些源自生活的鲜活案例,恰与《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的要求形成呼应。实践团指导教师表示:"孩子们的回答让我们看到,节能减排理念已在家庭中形成代际传递,这正是我们开展基层宣讲的价值所在。"
实践收获与未来展望:以青春之力书写绿色答卷
本次实践活动中,零碳Π实践团成员通过政策宣讲、互动教学、案例收集等形式,实现了三个维度的提升:一是深化了对"双碳"战略的系统认知,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文件与基层实践相结合;二是锻炼了社会服务能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框架下探索青少年环保教育新模式;三是通过"小手拉大手"效应,推动节能理念向家庭延伸,助力《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的落地实施。
展望未来,实践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开展"碳寻者"系列行动:一方面,依托《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在溧阳等试点地区建立长期观察点,跟踪评估基层环保教育成效;另一方面,结合《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开发适用于不同年龄层的低碳教育课程包,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零碳Π实践团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在绿色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作者:钱锦 来源:南通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