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乡村振兴:江财学子走进田间地头,探究数字乡村
青春筑梦乡村振兴:江财学子走进田间地头,探究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号角吹,赣鄱沃野春潮涌。7月4日至6日,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廉耕安远,毅穗智耘”实践团奔赴革命老区安远县,开展智慧农业“新农人”群体专项调研。团队第一站来到安远县版市镇,先后到版石镇政府座谈、嘀嘀农机服务中心走访、湘州蔬菜基地观效,在政策落地与产业升级的交汇处把脉问诊,以青年视角解码乡村振兴的“智慧密码”。
座谈开篇,锚定调研方向
7月4日,“廉耕安远,毅穗智耘”实践团历经五小时车程,抵达安远县版石镇。稍作休整,成员们与镇政府展开专题座谈。学院党委副书记匡琳介绍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情况,实践团负责人紧扣"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主线,介绍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计划路线。


版石镇宣传委员蔡培、政法委员龚桂鹏等负责人系统回应并详细解读乡镇一级在农业机械化推广、高素质农民培育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与现实困境。
转型升级,见证乡野蝶变
7月5日清晨,实践团走进安远供销嘀嘀农机服务中心,中心主任陈章标指出,中心37名专业人员提供耕、种、收全链条服务,政府每年组织技能培训确保全员持证上岗。场内摆放着数十台银灰色农机如钢铁方阵列阵田间,团队成员穿梭于排列整齐的农机矩阵中,陈主任认真介绍着各类农机的使用功能。在后来的田间作业走访时,实践团成员更是登上了翻耕机驾驶舱,亲身体验农机作业,感受着农业机械化给农户们带来的真真切切的便利。

大棚轮作,勾勒绿色生态
午后,实践团来到版石湘州蔬菜大棚基地,对话返乡青年代表、基地生产主管黄裕。2019年,他毅然辞去城市工作投身176亩设施大棚建设,创新采用果蔬轮作模式,借助冬季供暖炉,温室大棚等智慧化设施,节省近三分之一人力成本。在他的未来规划里,普通大棚将全面升级为高端玻璃控温温室,打造更加绿色高效的"数字工厂"。实践团在藤蔓缠绕的百香果大棚里,一起见证"数字乡村"从政策蓝图到现实图景的鲜活转化。

从农机轰鸣的服务中心,到智能升级的蔬菜基地,江西财经大学软件学子脚踏实地,丈量热土,见证乡村巨变。此行是青年与乡土的同频共振,更是才智报国在乡村振兴过程的生动写照。学子们深切感悟:数字赋能农业,乃"藏粮于技"、端牢国碗之要径;智慧激活乡村,系破解失衡、推进共富之核心。
青春步履印田野,数字星火燃希望。当青年汗水挥洒乡野,当数字春风遍抚伟业,承载千年农耕文明的沃土,必将硕果盈枝,为加速筑梦乡村振兴,注入澎湃不息的智慧动能!
作者:谢钧如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廉耕安远,毅穗智耘”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下乡敬老心 传递爱与情
- 盛夏蝉鸣起,爱心正当时。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承美德,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精神文化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