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点燃新一代中医药学子对药用植物学的热忱之火,筑牢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基,2025年盛夏的7月1日清晨八点,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门前已是一派蓬勃朝气。第七届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的全体青年队员,怀揣着对草木精华的求知渴望,精神抖擞地集结完毕。他们相互协作,有条不紊地整理行装,将采集工具、记录本、防护用品等物资仔细归置入背囊,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严谨与期待。
随着一声令下,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没有选择舒适的交通工具,而是选择了最贴近自然的方式——列队跑步,向着本次科考的目的地少荃湖地区进发。朝阳下,年轻的身影掠过校园,步伐坚定有力,象征着他们探索中药宝库的决心。抵达风景如画的少荃湖后,经验丰富的第六届科考队学长学姐们早已等候在此。在他们的悉心引领和示范下,新队员们迅速投入状态。
在湖光山色间,一场沉浸式的中药“寻宝”与“识真”之旅开始了。第六届队员们如数家珍,指点着湖畔、林缘、草地中那些看似寻常却蕴含药力的草木精灵。第六届队员们聚精会神,俯身观察每一株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细微特征,学习如何运用传统“辨状论质”的方法,辨识它们的科属种名和药用价值。好奇的提问、热烈的讨论与专业的解答交织在一起,少荃湖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对于重点目标物种,队员们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取样——谨慎挖掘根系,完整采集枝叶花果,并做好详尽的生境记录。这些鲜活的样本,是自然馈赠的第一手教材。
考察归来,队员们顾不得疲惫,立刻投入到更精细的工作中——标本制作。在实验室里,他们小心翼翼地整理、压制、烘干采集来的植物样本,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自然形态与关键特征。每一个标本都倾注了队员们的心血,它们不仅是本次科考的珍贵成果,更是未来教学展示、科普宣传的生动载体。这些精心制作的标本,将无声地诉说着少荃湖的药用植物故事,激发更多后来者对中医药宝库的探索热情,为中医药事业的薪火相传增添了一抹鲜亮的绿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