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穿越时光 触摸红色脉搏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穿越时光,触摸红色脉搏
  2025年7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医路生花·薪火富平”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启了一场浸润人心的红色之旅。
  第一站:关中革命纪念馆
  泛黄的地图、锈迹斑斑的武器、布满折痕的手稿,无声诉说着往昔峥嵘。我们俯身凝视各大战役版图,指尖抚过蜿蜒的行军路线,仿佛触碰到先辈们跨越山河的足迹。聆听解说员的讲述,习仲勋同志的生平在耳畔清晰起来:13岁就读于立诚学校,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投身共产主义伟大事业;1928年春,他参与陕西省立第三师范爱国学生运动,遭国民党地方当局关押于三原、西安等地,即便身陷囹圄,仍坚守斗争,并在狱中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那些在苦难中淬炼出的坚韧,让我们深切读懂了革命信仰如何在磨砺中生根发芽。微党课的学习,更让我们在历史细节中触摸到精神的脉络。展厅墙上“同心同德,继往开来”的烫金大字,在光影中熠熠生辉,既镌刻着革命年代的赤诚初心,也激荡着新时代青年赓续奋斗的澎湃力量。那些陈列柜里的勋章与信件,裹挟着硝烟与热血,将往昔的烽火岁月缓缓铺展,让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读懂了信仰的重量与传承的意义。
  第二站:习仲勋故居
  走进习仲勋故居,泥土夯筑的老屋静静守望,马房的木梁上仿佛还残留着少年时代的温度,斑驳的墙皮间似乎还透着当年革命星火的微光。这片滋养了赤子初心的热土,见证着少年执剑远行的坚毅背影——从这里出发,他以毕生践行“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誓言,将个人命运与家国血脉紧紧相连,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第三站:习仲勋陵园
  苍翠松柏如卫士般环伺陵园,习仲勋同志的石雕座像巍然矗立,棱角分明的线条镌刻着一生的刚毅,深邃的目光穿透岁月长河,似在诉说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烟与赤诚初心。我们手捧白菊,缓步上前,菊花的洁白,恰似他一生清正廉洁的品格;花瓣的柔软,又象征着他对人民的深情厚意。将花束轻轻摆放,花瓣在风中微微颤动,似是回应着跨越时空的对话。随后,三鞠躬礼毕,每一次俯身,都凝结着对革命先辈的深切追思,对奋斗精神的虔诚致敬。
  今天我们的足迹虽止步于此,但信仰的火种已在心中燎原。这场红色之旅,让我们在历史的褶皱里读懂了“同心同德”的赤诚,在老屋的守望中触摸到“天天奋斗”的温度,在陵园的肃穆里接过了精神传承的接力棒。
  作为医学生,我们或许不能像先辈那样驰骋沙场,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正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战斗”使命。当以先辈的信仰为灯,将这份滚烫的初心融入白衣执甲的征程,让“薪火富平”的微光,照亮守护生命的“医路”。
  
作者:周敏 郭周怡 余浩倩 王怡婷 林乐妮 张园 权逸帆 常雨阳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共读《孙家栋传》:河南师大物理学院与孟庄学子话航天精神
  • 以竞答为匙,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为孟庄学子打开科学之门
  • 金寨灵芝焕生机 产业振兴谱新篇——合工大学子探访 绿色药业有限公司助力乡村振兴实践
  • 安徽学子暑期 “三下乡”: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