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乡村青少年科学兴趣,7月5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推普传科韵”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走进孟庄镇中心学校,以“知识竞答”的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家精神主题课堂。

“钱学森和钱伟长都姓钱,他们是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的——?”“科学家!”随着宣讲团成员抛出第一个问题,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声响彻教室,宣讲课堂瞬间活跃起来。宣讲团巧妙设计“填空+简答”互动环节,将钱学森、钱伟长的生平故事转化为趣味题目当问到“钱伟长为什么弃文从理”时,一位男生抢答:“因为九一八事变!他要救国!”团队成员顺势展开讲述:“对!当年物理只考5分的钱爷爷,听到祖国被侵略的消息后,毅然选择‘科学救国’这条路。”通过问答,同学们记住了科学家的贡献,更从“救国”“空气动力学”等关键词里体会到科学家“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的担当。

“看到孩子们抢答时眼里的光,我好像更懂钱伟长先生的选择了。”宣讲团成员感慨道。此次活动通过“问答激趣—实验验证—精神升华”的闭环设计,让乡村少年在互动中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而志愿者们也在讲解中深化了对“教育即唤醒”的理解——当孩子们高举“我要像钱学森爷爷一样造火箭”的手工模型时,科学与爱国的种子已悄然生根。
科学的火种,在问答与实验中悄然传递;爱国的情怀,在互动与思考中深深扎根。这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家精神趣味问答”活动,不仅让乡村孩子们触摸到了科学的魅力,更让他们在钱学森、钱伟长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是“科技报国”。乡村的课堂虽小,却承载着大大的期许。愿今日播下的科学火种,能在孩子们心中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