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白手起家·沙聚成塔 ——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智育星火·匠心卓创”暑期社会实践纪实2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4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智育星火·匠心卓创”暑期实践队走进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在村书记郑日福的带领下,以面对面访谈、村志馆实地参观、村内农户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白沙村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

白沙村原为库区移民村,2002年整村搬迁至凤林镇盛山后,以木材加工、食用菌种植、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村内文体事业发展蓬勃,所编纂村志开创全国先河,荣获“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称号。2020年,白沙村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2024年获评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村,彰显了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与丰硕成果。


在白沙村党群服务中心内,郑日福与团队成员们围坐畅谈,全面介绍白沙村书写“美好生活”的奋斗故事。在科普教育方面,白沙村每年通过开展“春泥行动”、大学生支教活动等助力教育共富;在工程实践方面,村内聚焦食用菌产业,精心打造集栽培、采摘、保鲜、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体验工程,赋能产业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白沙村深耕规范化村志编纂工作,同时结合国防教育、军区文化共建及体育文旅活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这些扎实的举措,生动体现了白沙村“白手起家,沙聚成塔”的非凡韧劲。

白”手起家,产业致富

菌菇朵朵,汇零散成沃野;原木段段,化方寸筑广厦。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白沙村的食用菌种植已建成50余个标准化种植大棚,发展为年产量800余吨的产业体系。木材加工也从板材初加工发展成涵盖细木工板、生态板等品类的深加工基地,其生产链下的家具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从白沙村特色产业致富道路里,团队成员们切实感受到,村内呈现出“老人不空巢,夫妻不分居,儿童不留守”的幸福图景。

 

沙”聚成塔,文体共兴

白沙村以村志特色与体育发展为抓手,扎实推进文体事业融合发展。2004年10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白沙村调研指导工作。他对白沙村村志的编写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并提出了要“把村里搬迁的大变化写进新村志里去”的中肯建议。“从习总书记下车的那一秒,白沙村就开始走上了脱贫共富之路。”正如村口“把村志编好用好,把日子越过越好”的石刻标语,这里四部《白沙村志》的编纂开创全国村志先河。“我们是五年一张全村福,十年一个百家宴,二十年一部村志。”郑日福如是分享。村志留痕的归属感正是白沙村“聚沙成塔”文化凝聚力的生动写照。

 

“一张球桌,从文体到文旅”。除此之外,白沙村体育事业也蓬勃发展,现已建成6000平方米文体广场和1300平方米室内体育馆,自2005年首创新春农民运动会以来,村内已成功举办插秧比赛、锯木竞技等多种特色项目活动,旨在让体育成为联结村民、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治村法宝。

从移民新村到共富标杆,白沙村的传奇故事里,藏着“白手起家”的闯劲,蕴含“聚沙成塔”的智慧。这份致富共兴的经验将得到推广传播,其示范效应必将为人们了解乡村振兴、投身共富实践提供生动案例。

文字|吴锦怡 高安祺

图片|桑丹妮

一审|李峰 二审|王晓均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重庆移通学院学子入乡教学直播助农共绘丁山杨梅新图景
  • 河海大学法学院学子”三下乡“ |  聚焦碳汇司法实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青春的故事在西部续写
  • 青春的故事在西部续写
  • 塔里木大学“薪火西行记”西部计划校友寻访团寻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师四团,通过寻访四团志愿者,传播志愿者故事与精神。
  • 07-06
  • 青春力量筑防线,安全排查护商铺
  • 7月3日,江西师大“皂梦前行”实践团深入上饶皂头老街,逐户开展消防安全排查与店铺信息统计,发现隐患、普及知识,筑牢商户安全防线。
  • 07-0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