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哲学学院: 开展“节气律动戍边路,以文化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下乡活动
历史与哲学学院:开展“节气律动戍边路,以文化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下乡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7月1日至8日,二十四节气宣讲团穿梭于塔里木大学校史馆后方,学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多地,将传统文化宣讲与非遗体验深度融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鲜活力量,让文化认同成为连接各族群众的精神纽带。
7月1日,宣讲团首站位于塔里木大学校史馆后方,活动现场,宣讲团成员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讲解,向师生与群众详细阐释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发展等。随后几日,宣讲团的足迹遍布阿拉尔多个社区。各族人民围坐一堂,聆听讲解员讲述古代各民族观测天象、记录节气变化的历史故事。
在宣讲活动之外,剪纸、五彩绳编织、书法、扎染、拓印、陶艺等非遗体验活动同步开展,成为各族群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剪纸体验区,将“夏至”“小暑”等节气元素融入剪纸作品,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佳作;五彩绳编织桌前围满各族儿童,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象征不同寓意的彩线编织成“同心结”,将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融入其中;书法体验现场,刚劲有力的字迹不仅展现了书法艺术之美,更传递出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扎染与拓印活动区,群众们将节气符号与民族图案相结合,染制出色彩斑斓的织物,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7月8日的宣讲与体验活动落下帷幕,二十四节气宣讲团在阿拉尔地区播撒下的文化种子,已在各族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宣讲团将继续行走在戍边之路上,让节气文化与民族团结、屯垦精神同频共振,持续书写边疆地区文化润疆、团结奋进的崭新篇章,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的滋养中愈发牢固,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汪慧环吴子洋 摄:马亮 马建强)
作者:汪慧环 吴子洋 来源:马亮 马建强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踏寻乡土记忆 实践解码文化根脉
- 2025 年 7 月 3 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青春赋能乡村兴,深耕沃土助振兴" 实践队赴莆田秀屿区乡村记忆档案展示馆开展 “三下乡” 活
-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