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实践团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探寻红色足迹,感悟井冈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王欣怡边俊辉)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精神,7月3日下午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实践团一行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通过文物跨越时空与烈士“对话”,瞻仰革命圣地,感悟井冈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王秀宇 供图)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中国首座地方性革命历史博物馆,这里珍藏着千余幅党和国家领导人墨宝、数百件珍贵影像史料,更凝固着从罗霄山脉燃遍神州的星火记忆。在讲解员低沉的叙述中,实践团步入五大主题展厅,一幅用鲜血与信仰绘就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展品(王秀宇 供图)
  在“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展厅,泛黄的《共产党宣言》早期译本静卧展柜,书页间的批注墨迹如暗夜萤火,映照百年前志士在迷茫中的求索;朱毛会师的巨幅油画前,师生凝望画中相握的双手,耳畔仿佛响起黄洋界隆隆炮声;“粉碎经济封锁”的实景复原区,粗布军装、竹盐罐、桐油灯,将红军“红米饭、南瓜汤”的峥嵘岁月拉至眼前。当3D动态沙盘亮起,罗霄山脉的地形随灯光流转,实践团成员李航轻声感慨:“这蜿蜒的等高线,竟是先烈用草鞋丈量的信仰坐标!”
  最震撼人心的,是“走向全国胜利”厅的时空回响。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纪录片在环形幕墙循环播放,画面中老人抚摸旧战场的苍劲手掌,与展柜里1927年的土铳重叠。实践团指导教师陈明在笔记中写道:“一根扁担挑起的何止粮食?那是共产党人压不弯的脊梁!”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王秀宇 供图)
         当夕阳为博物馆的琉璃瓦镀上金辉,实践团在序厅火炬雕塑下开展现场研讨。竹钉阵、红军灶,这些文物在诉说——真正的井冈精神,是草鞋踏出的路,是竹篾编的梦!成员们纷纷驻足留言屏,指尖划过电子屏的微光:“今日我以青春之名立誓,当以井冈竹为骨,星火志为魂!”
  离馆时山风骤起,博物馆檐角的红五星在暮色中灼灼如炬。实践团成员列队向展厅深深鞠躬,玻璃展柜里锈迹斑斑的大刀与门外青春飞扬的面庞,在这一刻隔空相望。带队的水土保持学院老师刘丽平望向绵延群山:“这座博物馆是立体的教科书,它告诉我们——信仰不是抽象符号,是油灯下起草的《土地法》,是竹扁担压弯的肩膀,是穿越百年仍滚烫的精神火种。”
  离别的车轮启动,博物馆渐隐于苍茫暮色,但井冈山的星火已点燃年轻的心。实践团将带着这份淬炼过的信仰归程,让八角楼的油灯光穿透时空,照亮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正如留言簿上那行遒劲的字迹:山河已无恙,吾辈当续焰。愿和平与繁荣永远守护这片热血的土地,愿英雄的精神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作者:江西水利电力大学 来源:江西水利电力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医工智行”三下乡:聚焦家用医疗器械,助力乡村医疗发展
  •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实践团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探寻红色足迹,感悟井冈精神
  • 温情护航实践路,实干书写振兴篇 ——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团队在冠军村稳步推进实践工作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