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鱼苗村产业密码: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轻舟映像服务队走进鱼苗村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于7月2日深入重庆市荣昌区双河镇鱼苗村,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实地走访安玲鱼苗村产业园区,解锁传统渔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的“振兴密码”。本次以“走访渔业探寻发展密码”为主题,通过与返乡青年对话、聆听产业变迁历程、实地考察科技养殖场景,让实践团成员直观感受“产业兴村”的内核。
镜头为笔,续写乡村温暖篇章 本次活动中,乡村振兴促进团将为村民免费拍摄并打印照片,制作成纪念相册赠予家庭。除摄影服务外,团队还将开展健康义诊、政策宣讲等活动,让服务覆盖乡村生活多元需求。用镜头记录一老一小的幸福,既是对乡村情感的珍藏,也是我们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初心实践。

此次活动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深化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未来,团队将继续以“文化+服务”的形式,让青春力量在乡村热土上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写下生动注脚。
科技赋能产业观察:产业兴村与文化留痕同频共振 7月2日下午,实践团再次走进鱼苗村,实地参观安玲鱼苗村产业园区,探寻渔业发展密码。据渔业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党建引领+上级支持+大户带动”模式,推动传统渔业向规模化、科技化转型,不仅提升了集体经济,更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实践团成员走进养殖基地,目睹智能投喂设备、水质监测系统等科技应用,深刻理解“产业兴村”背后的技术支撑。
“产业发展让乡村有了‘硬实力’,而我们的摄影活动则希望为乡村注入‘软实力’。”实践团指导老师表示,“当老人们看到打印好的照片时,脸上的笑容就是对‘幸福’最生动的诠释,这也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情感维度。”

返乡青年话初心,产业溯源探根基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与鱼苗村党总支成员、返乡青年刘向强进行深入交流。刘向强以“新农人”身份讲述鱼苗村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愿景,他提到:“村子因渔业得名,如今正探索产业升级,而文化与情感的传承同样重要,你们的摄影活动为村里留下了珍贵的记忆档案。”

“留住年轻人,先要让土地有活力。”刘向强的话语中透着对家乡的热忱。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鱼苗村通过“党总支+企业+农户”模式,不仅盘活了集体经济,更吸引了一批像刘向强这样的返乡人才,为产业振兴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