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踏馆藏,乡野传文脉》——共青城博物馆里的三下乡实践笔记
为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商学院组建“共青薪火,栗耘兴乡”社会实践队,赴江西省共青城市,通过产业调研、教育帮扶、文化挖掘等形式,开展为期7天的‘‘青春踏馆藏,乡野传文脉’’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博物馆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引擎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早上八点,实践队队员与指导老师于学院南门集合,奔赴共青城市栗坂村。我们以“村民”身份沉浸式生活,用笔记录、用镜头捕捉、用心灵感知新时代乡村的脉动,实践团围坐在居民身边,上了一堂特殊的“乡野思政课“。
为了更好走进居民的生活,实践团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跟随村民体验一日生活,走进更多居民家中,倾听他们的真实心声,挖掘乡村振兴的深层需求。
早上八点,实践队队员与指导老师于学院南门集合,奔赴共青城市博物馆。共青城博物馆作为赣北地区重要的文化地标,珍藏了垦荒创业史、鄱阳湖农耕文明、红色革命文物等特色展陈。实践团聚焦博物馆非遗展厅的西河戏、共青板鸭制作工艺等省级非遗项目,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更通过文化创意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双赢
一把扫帚,扫去的是尘埃,点亮的是文明,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倡导文明参观理念,“共青薪火,栗耘兴乡”社会实践队在荷塘小区清扫街道,整理公共设施,深刻展示志愿清扫不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守护文化空间、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具体实践。
6月29日从栗坂村的田间访谈,到博物馆的历史熏陶,再到荷塘小区的志愿清扫,我们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之路,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这既是实践的一天,更是成长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