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和分布不均匀,导致当地居民普通话普及程度和水平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为了积极践行党二十大提出加大普通话推广的重要指示,河南城建学院的莘莘学子组成了“音正行远—同音共行”推普实践队。积极走进乡村,走进学校,为乡村普通话的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
2025年6月28日,推普实践队进入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镇肖老庄村开展实践活动,到达村委会后,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先与驻村书记曹永志进行了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实践队了解到了肖老庄村贫困的根本原因村,也看到了当地教育资源的缺乏。

图为曹书记为志愿者介绍村庄的基本情况 马志兰摄
2025年6月29日在曹书记的带领下,志愿者们走进了当地的小学,也看到了曹书记描述的事实。为了孩子们在学校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河南城建学院的志愿者团队为当地的小学捐赠了一份物资,包含了体育器材和文具物品等。希望这一份充满爱心的物资能为孩子们的成长尽一份力。

图为曹书记带领志愿者团队到达当地小学 马志兰摄

图为河南城建学院志愿者团队为当地小学捐赠物资 田孟寒摄
捐赠仪式结束之后,志愿者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了二年级的教室,为二年级的孩子们开展了普通话的推广活动。小朋友们见到大哥哥和大姐姐们也非常高兴,志愿者们为小朋友纠正课内文章汉字的读音,小朋友们都积极的拿出自己的课本,寻找不确定发音的汉字来请教志愿者,志愿者们也都耐心的为他们解答。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纠正汉字读音 田孟寒摄
完成课内文章读音的纠正之后,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了《如果信仰有颜色》、《彩色的中国》等红色诗歌,志愿者们认真为小朋友们教授这几首诗歌,细心的为小朋友们纠正读音,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肖老庄村小学的学生以富有节奏又极具感染力声音朗诵了这几首诗歌。小朋友们那一声声“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令所有队员听的振聋发聩,感触颇深。
朗诵结束之后,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讲解诗歌中的情感和背景故事,小朋友们都被这些故事深深吸引。更令人惊讶的是,有的小朋友主动提出来朗诵诗歌,志愿者们也为这个小朋友感到骄傲,做出了极大的表扬和肯定。

图为勇敢上台朗读的小朋友 田孟寒摄

图为表现优秀获得奖状的小朋友们 田孟寒摄
儿童是新时代中含苞待放的花朵,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走进学校,不仅是为小朋友纠正普通话的发音,更在此过程中为他们传播红色文化,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蓬勃的朝气。志愿者们也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程中贡献了自己青春的力量,实现了自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