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结合时代,坚持文化发展,走好属于当代青年的文化传承之路,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实践队员赴安徽省黄山市围绕“文化传承”的主题,以深入了解徽派建筑为主要目的,在黄山市戴震公园,屯溪老街,徽州古城等地区予以参观。
戴震公园通过园内的雕塑、纪念馆、陈列馆等,纪念戴震这位清代著名学者,让实践队员得以缅怀他的功绩,了解其生平事迹与学术贡献,传承和弘扬戴震的学术思想。此外,公园的文化景墙、广场地雕等引起了实践队员的注意,其展示了戴震的求学、拜师、交友等生平经历,以及与其相关的名人轶事,公园作为科普教育基地,也开展了植物学等相关科普教育活动,走好了当代国家形势下的“文化传承路”,让实践队员更加了解了黄山文化的重要内涵,增长了实践队员对徽派文化的认识程度。
走进屯溪老街,实践队员的每一步,都折射出一幅幅徽派建筑的不同画卷,老街起源于宋代,老街建筑为砖木结构,小青瓦、马头墙,其中精美绝伦的木雕、砖雕、石雕,令实践队员感受到了徽州传统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新安画派的作品以及徽派盆景等也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现如今,作为黄山旅游的重要名片,屯溪老街吸引了大量游客,向外界展示了黄山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成为宣传黄山文化的重要窗口,提升了黄山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研究黄山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和研究样本,成为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有助于培养人们对黄山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作为“徽文化”的代表之一,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城内文物众多,全县存地面文物600多处,其中许国石坊、渔梁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太白楼、新安碑园等景点。徽州古城也因此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跟随历史的步伐,实践队员目睹了黄山地区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变迁,作为“徽学”的发祥地,徽州古城孕育了丰富的徽文化,包括徽派建筑、徽商文化、新安理学、徽州四雕等。
“徽字号”徽雕艺术博物馆,作为黄山非遗技艺传承者,其以“徽州三雕”等非遗技艺为核心,将木雕、竹雕、石雕、砖雕等传统工艺融入产品创作。通过现代设计与传统技艺结合,让古老技艺得以传承,延续黄山文化脉络。同时,实践队员注意到,其格外注重创新文化表达,品牌推出茶道、花道等系列文创产品,将黄山文化元素融入日常,使古老文化以新颖形式走进现代生活,让文化更易传播,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图为实践成员与博物馆合照。实践队员丁军 供图
“改革开放新时代,百年光辉永不衰。”时代在不停的进步,新时代新青年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做好文化传承的前提下,稳步发展经济,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走好属于新一代的新时代长征之路。作为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实践队员,其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所学,深入理解了黄山蕴含的徽派内涵,深刻落实了“文化传承”时代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承”进程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