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至19日,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红星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儿优辅导中心,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主题的红色思想启蒙教育活动。通过互动课堂、情景演绎、故事分享等形式,实践团成员引导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价值与时代内涵。"你们知道'实事求是'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哪部典籍吗?"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通过动画短片《典籍里的中国》,将《汉书·河间献王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典故娓娓道来。画面中,身着汉服的动画人物手持竹简,带领学生穿越千年时空,直观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交融。五年级学生王梓涵在观后分享中说道:"原来我们现在说的'实事求是',早在两千年前就有智慧的光芒。"
实践团成员介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曹宁泰摄
实践团队长赵子曦介绍,为突破传统理论宣讲的抽象性,团队在ppt制作中下了很大的功夫,插入了多个视频动画,将延安整风运动、真理标准大讨论等历史事件转化为可视化场景。"当看到动画里邓小平爷爷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时,我好像触摸到了改革开放的脉搏。"初二学生赵文博在采访中表示。
活动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议事厅"情景剧正在上演。实践团成员化身"小红军指导员",带领学生模拟1930年寻乌调查的场景。"农民分田后粮食够吃吗?""儿童团站岗怎么记工分?"学生们通过角色卡片上的真实历史数据,还原毛泽东同志开展农村调查的细节。六年级的刘子墨扮演调查员时感慨:"原来实事求是不仅要走遍田间地头,还要学会用算盘记录每一笔账目。"
情景剧环节还重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前后的历史场景。初二学生刘雨桐扮演的"小记者"与"理论工作者"展开激烈辩论:"如果书本上说太阳绕着地球转,但实际观测证明相反,我们该相信哪个?"这种角色代入式教学引发热烈讨论,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在"真理标准大讨论"辩论环节,实践团创新采用"时间胶囊"形式,让学生们将写有当代困惑的纸条投入"思想宝箱"。初三学生周雨欣写道:"面对网络谣言,我们该如何坚持实事求是?"这个问题随即成为分组讨论的焦点,实践团成员以"黄文秀扶贫日记""航天团队数据校验"等案例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建立"重事实、讲证据"的思维习惯。
实践团成员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曹宁泰摄
辅导中心教学主管赵晓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将历史情境与现实生活结合的创新模式,让抽象的思想路线具象为可触可感的成长指引。"多位家长反馈,活动后孩子开始主动核对作业答案来源,养成了查阅资料验证信息的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通过社会实践这一独特形式,当代大学生也将坚持理论同实践相统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踔厉奋发、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