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南词非遗,谱南韵华章

发布时间:2025-02-0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时代的喧嚣里,总有一些声音穿透岁月,成为历史的回响。南词,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于街巷坊间、庭院堂前悠悠传唱数百年。它的每一个音符,都藏着往昔的烟火,每一段唱词,都勾勒出生活的百态。在蛇年新春的喜庆氛围中,让我们与植物保护学院“南韵传薪”实践队一同走进南词的世界,探寻这份非遗宝藏的独特魅力,揭开它的岁月密码。

南词的前世今生

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原南词实验剧团)坐落于南平市延平区的市中心。在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南平南词源于清代嘉庆年间传入福建的“南词滩簧”坐唱艺术,经与闽北民间音乐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福建特色的传统说唱艺术,并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词的内容涵盖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古典文学作品,通过单口、对口及群口等多种表演形式呈现,配以三弦、琵琶等传统乐器伴奏。其曲调优美,旋律婉转,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闽北文化的重要象征,南词不仅承载着地方特色,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拍摄于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实践队切身体悟南词魅力

“南韵传薪”实践队踏入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感受了南词剧团成员排练的辛苦与投入。实践队一行还前往建阳,体验南词在舞台上的独特魅力。
南词的旋律,如同潺潺流水,婉转悠扬。多种传统乐器齐齐奏响,每个音符仿佛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唱词融入了南平土官话,由一人持鼓主唱,演绎出精妙绝伦、字字珠玑的歌辞。诗词般的八韵,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每一句都经过精心雕琢,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南平人民的生活风貌。

图为南词剧团成员排练

图为南词说唱表演《山乡恋歌》

新时代南词传承风华初绽

令我们惊喜的是,在国家的帮扶下,南词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老艺术家们带领新成员,将南词的传承发展逐步交到年轻一代手中。
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始终秉持初心,推出“周周有戏”的公益演出,并深入南平各地开展演出活动。从古韵悠扬的剧院到现代化的舞台,从乡村小镇到城市社区,从师徒相授到数字化传播,南词的旋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每一次演出,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也是对南词艺术的创新演绎。

图为南词剧团三下乡演出

图片拍摄于南词艺术传承中心

  南词,作为非遗瑰宝,是历史馈赠的珍贵遗产。在岁月的长河中,它辗转至今,依然在闽北大地上悠扬传唱。福建农林大学“南韵传薪”实践队希望通过社交媒体的力量,协助宣传南词,为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一起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之路。
  让我们一起走进南词的世界,见证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新生!

 
作者:余芝云 黄联雅 李延兴  黄文娟 陈子馨 来源:“南韵传薪”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传南词非遗,谱南韵华章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实践队调研武汉市绿色驿站建设情况
  • 积极践行大食物观,丰富百姓营养餐盘
  • 探淄博琉璃,寻文化传承之脉
  • 探淄博琉璃,寻文化传承之脉
  •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寻潍访古,问道十笏”实践队在2025年1月走进淄博琉璃馆,深入了解琉璃文化,用实际行动助力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01-28
  • 绿色驿站润万家,居民幸福添“绿”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