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绿色驿站润万家,居民幸福添“绿”情

发布时间:2025-01-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1月9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在武汉市展开为期4天的调研,旨在了解武汉市绿色驿站发展现状,探讨武汉市绿色驿站的发展路径和可持续模式。
绿色驿站是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发起的惠民绿化服务空间,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体,专门为社区居民提供植物认养,为家庭园艺提供技术指导,并向公众推广园艺科普知识,助力绿色发展。目前,武汉市累计建成绿色驿站500余个,开展活动3000余场。实践小队相继探访了才聚社区、园林科学研究院及虹顶社区等17个绿色驿站,了解活动举办的频率和效果,深入学习驿站建设的成功经验,尽己所能为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投入青春力量。
城市绿化的新引擎
实践小队深入参观多个社区的绿色驿站,观察到其呈现形式丰富多彩:建设社区和通惠社区借助公共空间和绿化区域,建设绿心广场,开展植树活动;才聚社区与居民共同缔造,将家门口的一隅打造成绿意盎然的小天地,将社区外墙彩绘成绿色科普墙;公园社区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的平台,种植《楚辞》里的植物,提供绿色科普课堂。除此之外,小队也发现部分绿色驿站创新开拓、顺应时代潮流,如园科院和车站社区的绿色驿站布局设计别出心裁,一度成为打卡胜地。这些绿色驿站逐渐成为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的新阵地、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新平台。

图为社会实践合照。
图为部分调研社区绿色驿站。
居民幸福的新空间
为全面完善调研,实践小队与多位相关工作人员和居民展开访谈:园科院绿色驿站原本是一座废弃的加油站,在精心设计改造后变废为宝,现已扩展为“植绿、识绿、养绿、赏绿、换绿、医绿、购绿”的七绿服务场所,周边居民赞扬绿色驿站为他们提供了休闲场地;才聚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社区老年人较多,他们携手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党委引入绿色驿站,并借此平台每月举办活动,增进邻里交流;北湖街道作为绿色繁荣社区,更是让居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花园社区中,一位老爷爷对社区内绿色驿站情况十分了解,表示在社区工作人员细心呵护下,家门口的花园和菜园面目一新,重获新生。同时社区也会开展居民换植、科普交流等活动,让小驿站释放出大能量,让绿色驿站成为提供交流、培训、科普的便民站。

图为社区访谈。

图为社区植树活动。
通过实地观摩和访谈记录,齐心协“绿”队收获颇丰。绿色驿站虽以其独特的绿化理念和扎实的实践行动为社区绿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老旧小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分析线下发放的近百份问卷后,小队观察到了解“绿小武”小程序的居民不达5%,一定程度上限制绿色驿站的活动宣传,也让“绿小武”中植护课堂和植物在线问诊等栏目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小队也发现一些社区的绿色驿站后期运营不佳,闲置荒废、杂草丛生;也有部分社区的绿色驿站居民覆盖面不广,导致居民了解度低、参与度不高。
绿色驿站进社区,是武汉市绿色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新探索、新突破。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小队欣喜于绿色驿站给社区带来的变化,也关注到其现存的问题和挑战。实践小队将继续迈进探索的步伐,进一步对武汉市居民发放线上问卷,了解居民对绿色驿站的使用意愿和满意度,为相关社区提供完善建议。此外,小队也计划亲身参与绿色驿站相关活动,扩大宣传力度,协助打通生态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蔡烨彤 来源:自身实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绿色驿站润万家,居民幸福添“绿”情
  • 寻迹莆田木雕,品味闽韵时光匠心
  • 寻迹莆田木雕,品味闽韵时光匠心
  • 为传承弘扬莆田木雕文化,给文化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2025年1月13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艺非遗坊”实践队,前往春晖
  • 01-26
  • 情暖医路,智慧助老——医院自助服务培训社会实践感悟
  • 六安美食探寻:味蕾上的文化传承
  • 在 1 月 13 日至 1 月 25 日这段时光里,安徽工业大学实践队员返家乡文化传承团团的贾忠伟奔赴安徽六安,展开了为期两周的“返家乡”社
  • 01-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