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莆田木雕文化,给文化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2025年1月13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艺非遗坊”实践队,前往春晖木雕艺术馆、黄石工艺美术城等地探寻木雕艺术。实践队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宣讲等形式,深入挖掘技艺背后的故事,助力木雕文化传承与发展。
走进木雕馆,感悟匠心情
“数艺非遗坊”实践队走进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山牌村、由郑春辉创办的全市最大私人非遗展示馆——春晖木雕艺术馆,开启莆田木雕探索之旅。实践队成员们积极探寻,系统梳理出莆田木雕的源起。面对郑春辉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清明上河图》木雕,他们仔细观摩,惊叹于其栩栩如生的人物与精妙细节,被工匠们登峰造极的技艺所折服,心中满是震撼,深刻领悟到此次参观是一场与传统艺术深度交融的心灵之旅,收获了对木雕文化的深度认知与敬畏之情。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春辉木雕馆内参观的照片
图为参观春辉木雕艺术馆的合照
观摩木雕艺人,品匠心传承
实践队成员们走进黄石工艺美术城,对木雕工艺展开观摩。在观摩过程中,木雕艺人向成员们讲述了自己与木雕的缘起,分享了将木雕视为情感寄托的创作理念。成员们专注聆听,深入了解到木雕传承在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在快节奏时代,年轻人普遍缺乏耐心,木雕漫长的学习周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同时,工业化浪潮下,机器制品以低价大量倾销,严重挤压了传统木雕的生存空间 。木雕艺人目光坚定,话语中满是对木雕工艺执着坚守的决心,这深深触动了实践队成员。他们深刻体会到传承古老技艺的艰难与重要性,不仅获取了木雕艺术传承的一手资料,更感受到坚守精神的强大力量,从而更加明确了自身肩负的文化传承责任。
图为观摩木雕艺人的场景
木雕进学校,文化润青苗
实践队成员们走进莆田二十四中,开展木雕艺术宣讲活动,为校园带去一缕传统文化气息。活动前,实践队成员们精心筹备 PPT ,融入此次实践活动的真实心得体会。活动中,他们生动且详细地向同学们讲述木雕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以及传承非遗的意义。队员们的讲解,让同学们感受到木雕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同时,队员们自身也在文化传播实践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切实体会到自己在木雕文化传承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立志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创新宣讲形式,深度挖掘木雕内涵,吸引更多中小学生关注木雕艺术,助力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队员们不断成长,收获了强烈的成就感与使命感 。

图为木雕艺术宣讲场景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走进木雕工坊与展览,直观领略莆田木雕独特魅力,对这门技艺的兴趣愈发浓厚,为木雕传承积聚人气。活动还走进校园宣讲,提升木雕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大学生们也在其中收获成长,助力社会文化多元发展 。
林慧瑜 龚旖帆/文 李鹭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