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大学子:科技赋能教育,文化润泽乡村

发布时间:2024-10-1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科普多元文化,共筑璀璨未来
认识陆海新通道,了解发展新机遇。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重庆考察时强调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作用,提出“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小队成员从政策与沿线国家两个方面展开,使村民尝试用世界的眼光立足中国,放眼未来。通过中英双语的讲解,让村民认识到语言在陆海新通道之中的桥梁作用,感受这一战略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走进人工智能,拥抱智慧生活。为了让乡镇与科技紧密相连,追随现代科技的潮流,使乡镇儿童了解AI,拓宽科学视野,一场充满科技感和创新活力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在松溉镇老政府展开。活动现场,小队队员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丰富多彩的展示,向村民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突破点分析等内容。从图灵测试到AI对话,从趣味编程到防诈技术,队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的案例,让村民感受到了人工智能这一前沿科技的魅力。
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为民、便民、利民、惠民”是松溉镇文昌宫社区法律之家的原则。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为了增强松溉镇居民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小队特展开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将宣讲内容扎根于乡镇生活,科普法律常识的同时,讲解农村相关土地制度与农村社会生活制度,将“什么是法律”与“什么是公平”的答案留在村民内心深处。通过与松江社区负责人游女士的谈话,小队成员意识到乡村法治工作的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村民主动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仍需提高。
科普垃圾分类,建设美丽乡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指示,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是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为了将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乡镇,提升乡村群众环保意识,营造爱护环境、绿色生活的氛围,小队举办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活动。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教育,令垃圾分类知识深植群众心中,引导公众积极进行垃圾分类、爱护环境。村民也从中了解到——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图为实践队在进行人工智能科普。
 
 
携手学业共进,奏响成长乐章
助力学业进步,共筑青春梦想。小队发起学业帮扶活动,旨在培养松溉镇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用教育的火花点燃希望,学业帮扶成就未来,一起用知识的力量,助力每一个成长故事。小队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情况,参考年级、学科、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精准的学业帮扶,为每个学生的梦想注入力量,让每一声真诚的“老师”都能被听见,每一双渴求知识的双眼都能被发现。
在辅导过程中,小队成员耐心细致地解答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基础知识的巩固到解题技巧的提升,从暑期作业的讲解到学业衔接的经验,无不倾囊相授。被帮扶的同学也十分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努力从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一位接受帮扶的同学表示:“非常感谢志愿者们的帮助,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期待来年与你们的再次相遇。”
 
图为实践队在学业帮扶。
守护心灵晴空,点亮梦想灯塔
关爱心灵沃土,培育健康之花。为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释放来自生活与学业的压力,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和幸福感,小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乡村带来别样的温暖与希望。
活动现场,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搭建正确的审美观与健康观。台下听得聚精会神,表示受益匪浅。除此之外,活动还设置了心理小游戏环节,用自画像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用你画我猜游戏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场面热烈而温馨。
 图为实践队在进行自画像心理小游戏。
 
松溉镇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对小队本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是三个简洁却有力的点赞。小队队长陈云表示:“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农村和农民,也让我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秉承这次活动的精神,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为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与孩子们的合影。
 
作者:乔琬淇 来源:网络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普韵悠扬,情满家园 —— 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推普行动纪实"
  • 汉江师范学院“普韵悠扬”推普小分队深入十堰化龙堰镇助力推普
  • 学农助农,强农兴农 ——乡村振兴驿站调研报告
  • 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三下乡活动展现性别观念新风貌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