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以砺初心,挺膺担当而践新功。为帮助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2024年7月8日至14日,四川文理学院“红”途财韵实践团深入万源,开展以“红色财经引航程,万源汇聚耀青春”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进百村、访千家、写万字,在基层读懂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活动方案。同学们走村串户,深入乡村社会,开展走访调查、采访学习、乡村问计、助力振兴等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传承红色基因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知行合一,在不断实践中,严谨务实、深入实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把“强国有我新征程”的青春好文章写在广袤大地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献礼党的二十大。
探访旧址,追寻红色
带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实践团来到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保卫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重大战役并取得辉煌胜利的专题性纪念馆。在陈列馆中,实践团成员依次参观了“革命星火,燎原巴山”、“铁血红军,决战万源”等展厅,每到一处,成员们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红军遗存的文献资料、石刻标语、烈士遗物等馆藏文物,回首革命战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和悲壮历史,汲取革命前辈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参观学习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学思践悟中增强担当作为的使命责任和敢为敢创的拼劲干劲,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劳动实践,真学真干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有效促进茶农旅多业态融合发展是亟待破解的难题。而万源固军镇茶产业资源丰富,正按照“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发展思路,建成3条茶旅融合环线,推动了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的齐头并进。实践团在固军镇镇长牟檬,大桥村书记伍永明以及副书记朱佳锋的带领下来到了固军镇的茶园基地。朱书记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茶的品种特点、制作工艺以及售卖情况,并教大家如何正确采摘茶叶,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茶产业对固军镇的重要意义。
信念坚定,青松永在
老党员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经历承载着党的奋斗历程。他们在艰苦的岁月中,坚定地追随党的脚步,为了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实践团成员走进大桥村拜访了大桥村老书记杨志于,杨老先生结合自身经历和祖祖辈辈的讲述,为同学们讲述了革命时期李家俊烈士的英雄事迹,他对年轻人提出“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期望,强调入党不是为了身份,要一步一个脚印,保持诚信和素质。
当谈到固军镇目前的产业发展上,杨书记告诉我们,固军镇产业发展以“茶业、农业生产、种植业”为主,尤其是茶产业,不但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杨书记结合大桥村资源特点、产业优势特色介绍了当前大桥村茶产业发展的短板:一是年轻劳动力外流,当地茶农大部分是留守老人;二是产业化链不完善,茶叶与茶厂之间距离较远;三是对于茶叶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并不熟练,缺乏统一的教学管理。
三下乡之旅,让每一位成员明白在未来要积极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责任担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凝聚奋进力量,书写属于新时代新青年的青春篇章。
通讯员 张仕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