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刘长春历史足迹,展望新时代体育征程 导语: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赓续红色精神,绘画时代蓝图”爱国主义实践团赴大连市沙河口区开展实践活动探索刘长春精神。
前言:2024年正值奥运之年,团队在奥运会期间走进大连市博物馆,了解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感悟刘长春精神。1932年,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的邀请函递到中国,刘长春独自代表着四万万同胞,远渡重洋,奔赴赛场。刘长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他的出现是对当时中国体育事业的一大鼓舞,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国际体育舞台的渴望。
如今,在大连博物馆和奥林匹克广场都留下了他的历史印记,实践团以大连市博物馆对那段历史的记录为背景,深入了解刘长春“单刀赴会”的精神力量。刘长春精神,不仅包含着体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还成为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勇于挑战的象征。

图为小组成员参观刘长春展柜内容 范雨阳供图
探索刘长春精神的历史轨迹 夏末的大连,海风轻拂,带着一丝凉意,却挡不住实践团探寻历史的热情。刘长春作为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杰出人物,开创了我国现代体育的先河,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弘扬刘长春精神,实践团成员们首先来到了大连市博物馆,这座承载着城市记忆与文化底蕴的殿堂,为我们揭开了刘长春传奇人生的序幕。
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展品静静地诉说着刘长春的故事。从他少年时期的刻苦训练,到1932年孤身一人远赴洛杉矶参加奥运会的壮举,再到他回国后继续为中国体育事业默默奉献的一生,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动容。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亲眼见证了刘长春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运动员的风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单刀赴会”的勇气和决心。
站在展柜前,成员们不禁感慨万千。从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到如今的群星璀璨,这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刘长春精神,作为这一伟大历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柱,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体育人不断前行,也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挑战的象征。感悟刘长春精神的现代传承
在离开大连市博物馆后,团队前往大连奥林匹克广场,在广场的一角,矗立着一尊刘长春奔跑的雕塑。雕塑中的他身姿矫健、目光坚定,仿佛正向着胜利的终点冲刺。奥林匹克广场上,人们挥洒汗水,不断挑战自我,正是刘长春精神的生动体现,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与其交流,了解到刘长春精神早已被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场上矗立的刘长春的奔跑雕塑也彰显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团队成员在广场上细细观摩雕像的神态,用心体会雕像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和爱国情怀。
图为小组成员在刘长春雕塑前发表感悟 范雨阳供图
图为刘长春雕塑正面颂扬刘长春精神的不朽光辉
在实践活动的尾声,实践团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会上,大家纷纷发言,分享了自己对刘长春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有人提到,刘长春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更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人认为,要将刘长春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还有人提出,要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刘长春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实践团成员不仅通过参观刘长春的遗物和瞻仰他的雕像感受到了他的精神力量,还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参与互动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刘长春的生平和成就,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宣扬刘长春精神,鼓励更多人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在巴黎奥运会上,我国的“小孩哥”“小孩姐”闪耀全场,彰显了青春奋斗拼搏的底色,自尊、自立、自强又热情、可爱、大方的运动健儿们,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更加开放、自信、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外国语学院学生,我们要学会讲好刘长春的故事,更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学习奥运健儿们的拼搏精神,让世界看到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图为小组成员一起观看体育精神相关纪录片 蔡佳航供图细数实践活动心路
随着讨论会的圆满结束,我们的实践活动也画上了句号。但刘长春精神的学习与传承之路才刚刚开始。回望这段旅程,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刘长春精神的伟大与不朽,它不仅是中国体育史上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赓续这份红色精神,将其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体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再创佳绩,接连斩获各项比赛的奖牌,续写辉煌篇章。此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每个人都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青年当“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让青春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图为小组成员召开心得讨论会 蔡佳航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