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红心映长征,医魂护健康”实践团队于7月11日赴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红色实践研学、传播健康知识、体验非遗制作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展现贵医青年担当。
一、重走娄山关,追溯烽火情
重踏娄山关鼓捣,再续烽火情怀。7月11日,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娄山关的征程。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革命精神的雄关,成为了队员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一站。此次踏访,重温了往昔的辉煌篇章,展望未来,实践团队将矢志不渝地继承与发扬娄山关的不朽精神,让那一抹红色基因在血脉深处激荡,让革命的火炬在实际行动中熠熠生辉。
二、红医精神传,健康智慧播
传红色故事,育未来栋梁;讲健康科普,护幼苗成长。7月11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社区儿童之家,为孩子们讲述了英雄刘胡兰的故事。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们借助生动的实践教学与趣味盎然的互动游戏,向孩子们传授了关于人体构造、青春期生理变化等健康知识,引导他们以理性的视角和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次蜕变。
三、青坡英骨在,忠魂铭心间
青杠坡前祭忠魂,英烈精神永铭心。7月13日早晨,实践团队来到了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战斗遗致敬英烈。在庄重严肃的烈士碑前,队员们带着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俯身于烈士墓碑前,细心擦去墓碑上的灰尘;最后,队员们列队肃立、默哀,敬献鲜花,向革命烈士表达敬意、寄托哀思。继庄严肃穆的缅怀英雄之旅之后,实践团队将继续传承红色的传承篇章,从英雄的不朽精神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
四、赤水映红妆,女杰英姿耀
赤水馆内寻足迹,女红军馆颂英姿。7月13日,实践团队参观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渡赤水纪念馆和女红军纪念馆。在指导老师杨明的引领下,团队成员们深入探究了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辉煌篇章与深邃战略,并且于女红军纪念馆内重睹了女红君当年的英姿。
五、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7月14日,实践团队专程拜访了老红军何木林故居,与其后代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到何木林爷爷用十四年践行了“一心为人民”的信念,用四年恢复语言功能,用长征精神打赢了一个人的战斗,体现了长征精神历久弥新的不竭力量。
寻访红色印记,厚植文化底蕴。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成员在重温历史中汲取了奋斗力量,也进一步激发了成员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医精神的热情。实践团队走访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青杠坡纪念遗址,调研红色资源,感悟红色精神。同时开展红色教育等实践活动,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未来,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成员将继续发扬红医精神,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通讯员 杨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