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溪问岐黄队走进固生堂,探寻吴门针灸古韵

    发布时间:2025-09-15 阅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姑苏古城,文脉绵长,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医瑰宝——吴门医派。其近现代针灸领域的璀璨明珠,当属发源于古称“澄江”之地的澄江针灸学派。该学派由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创立,薪火相传,对现代针灸发展影响深远。
2025年7月2日,医脉乡传实践团青溪问岐黄队循着吴门医韵,走进桃花坞阊门西街的百年老字号固生堂,拜访吴门医派非遗传承人顾珂溢医生,聚焦澄江针灸的传承脉络,探寻澄江针法的智慧光芒与实践真谛。

一、吴门医韵
顾医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苏州名医华润龄先生,多年来深耕姑苏杏林,是本土中医药坚定的守护者与传灯人。顾医生首先为实践小队梳理了吴门中医文化深厚的历史根基。他介绍道:明清时期,苏州依托农业与手工业的兴盛、商品经济的繁荣,步入鼎盛时代,吴文化亦臻于巅峰。然而,姑苏水网密布、地势低洼,湿热氤氲的环境也易滋疫疠。正是在这繁华与隐忧交织的背景下,吴门医派应时而生,肩负起守护一方安康的使命。顾医生进一步强调,吴门医家自古便秉持“继往圣绝学,开万世新篇”的精神。他们不仅精研经典,在传承中守护古法精髓,更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积极吸纳新知,与外界交流互鉴。正是这份融通古今、博采众长的特质,使得吴门医学得以在漫长的岁月里枝繁叶茂,始终保持着卓越的学术高度与临床水准,声名远播,享誉杏林。

二、澄江针法
在吴门针灸的辉煌谱系中,澄江针灸学派以其卓著贡献与深远影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顾珂溢医生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澄江针灸学派的诞生,堪称现代中国针灸复兴的里程碑。”
顾医生郑重介绍其历史渊源:清道光年间,针灸曾遭太医院除名,陷入式微。值此危局,江苏江阴(古称澄江)的承淡安先生毅然东渡日本。他潜心钻研,将东瀛秘传的中国古法针技(如《玉龙歌》精髓)与日本汉方医学的候气调针之法相融合,经其创新改良后带回祖国。这一融汇贯通的学术结晶,不仅点燃了国内针灸复兴的星火,更逐渐演化出多个重要流派,澄江针灸学派便是其中根基深厚、影响至广的一支。
尤为可贵的是,澄江针灸自创立之初,便怀有强烈的济世情怀。它面向劳苦大众,其针法以取穴精当、手法明快见长,对关节劳损等沉疴痼疾疗效显著且施术便捷,深受百姓信赖。为生动诠释其精髓,顾医生特邀志愿者现场演示。只见医者指下运针,如臂使指,精准寻穴、导引经气、疏通脉络等澄江针法特色技艺一一呈现,直观展现了这一古老智慧在现代临床中的蓬勃生命力。

三、贤术交流
最后,实践队成员就“在针灸治疗肩颈腰腿病痛方面有哪些独特的方法和经验”这一问题进行采访。顾医生强调,治疗这类疾病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关节劳损还是外伤引起。对于常规的颈椎腰椎劳损,应先进行搭脉,了解患者的“气”的情况。顾医生解释说,针灸治疗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还能通过调节身体的正气,达到整体治疗的效果。“针尖所至,气之所至。”澄江针灸,是针尖上的生命之舞、是生命与自然的对话,是百年传承的智慧结晶。

结语
传承传统,不是守旧,而是在古老智慧中寻新光,于往昔脉络里谱新章。顾珂溢医生与恩师华润龄先生,为吴门医派乃至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承岐黄薪火,传中医经典”,顾医生以年轻人的开阔思维守护传统技艺,彰显了非遗传承的责任担当,成为南中医学子的榜样。正是有无数如他们般在传承中创新的践行者,才激励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中医药非遗保护的行列,让千年中医智慧在当代焕发光彩。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