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刚完成高血压管理科普活动的古瑶新传实践队,马不停蹄地在秤架瑶族乡养老服务中心开启新一场健康讲座,此次讲座以“预防肺结核,健康伴夕阳”为主题,专为当地老人打造。考虑到老年群体的认知特点,队员们全程用直白的话语、形象的比喻和生活里常见的例子,把肺结核的危害、传播方式、早期表现以及预防办法讲得透彻明白,让老人们能直观感知、轻松理解、牢牢记住。
讲座一开场,队员们就用通俗的说法解释肺结核如何传播:“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病菌会跟着飞沫飘到其他人身边,就像一群看不见的小病菌在空气里‘旅行’。”这样生动的描述,让老人们很快明白为什么要重视呼吸道卫生。紧接着,队员们结合日常遇到的病例,细致讲解了肺结核的早期迹象,比如咳嗽、咳痰持续超过两周,痰里带血,或者伴有低烧、没力气、没胃口、晚上出汗等情况,还特意提醒大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图为:队员讲解肺结核传播途径,老人仔细聆听
在预防措施上,队员们结合老人们的日常习惯给出了具体建议: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保持屋里空气流通;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手肘挡住口鼻;不随便吐痰,痰液要包好再扔进垃圾桶。现场还播放了一段5分钟的防治动画,用卡通人物展示疾病的危害和预防重点,老人们看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点头表示听懂了。
针对老人们关心的家庭防护和治疗相关问题,队员们耐心地一一解答:如果家里有肺结核患者,最好分开房间住,餐具也要分开使用,还要定期给家里消毒;肺结核治疗一般需要6到8个月,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吃药,不能看到症状好转就自己停药,不然病情容易反复,还可能让病菌产生耐药性。活动临近结束时,每位老人都拿到了一本防治手册,手册里有详细的图片说明,还印着当地卫生院的咨询电话,方便老人们随时查看、咨询。
一位奶奶翻看手册后笑着说:“现在心里有数了,要是觉得不舒服,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古瑶新传实践队带来的这堂肺结核防治课,不仅让老人们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避开肺结核风险,更在他们心里建起了一道健康屏障,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份安心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