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实践出真知的精神,7月9日至7月10日,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芦花”志愿服务队赴合肥各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寻访校友,深入了解公共卫生领域的实际工作情况,为在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指引,同时加强学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传承皖医精神。
省疾控中心:探索日常工作,洞察就业方向
7月9日,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芦花”志愿服务队前往省疾控中心与多位学长学姐进行了深入交流。学长学姐们向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他们在省疾控中心的日常工作内容,涵盖了疾病监测与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疫情防控策略制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
在疾病监测方面,学长提到需要每日收集、整理各类疾病相关数据,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疾病流行趋势的蛛丝马迹,为防控措施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学姐分享了在一次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经历,从现场采样、访谈相关人员,到实验室检测、最终确定病因,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容不得半点马虎。
随后学长带领志愿者们参观实验室,队员们直观看到了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及工作人员严谨的操作流程。学长学姐们还谈到,对于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而言,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像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等核心课程必须学深悟透。同时,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也至关重要。
安徽第二医学院:聆听工作经历,汲取就业建议
7月10日上午,志愿队前往安徽第二医学院,访问了在此工作的李源晖学长。学长热情接待了志愿者们,并为大家介绍了安徽第二医学院的公共卫生学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学院内的工作事宜。
在分享对日后就业的建议时,学长强调同学们在校期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各类实习、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他鼓励大家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多阅读专业领域的权威文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此外,学长还建议同学们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尝试参与一些科研项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术水平,对未来职业发展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附属医院:拓展职业认知,明晰发展路径
7月10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在此工作的学长进行访问。学长向志愿者们分享了他们在临床公共卫生岗位上的工作情况。在这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仅要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确保医院内环境安全,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还要与临床科室密切合作,开展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学长提及,在附属医院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悉临床诊疗流程,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临床医生沟通协作。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他们鼓励学弟学妹们在校期间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进入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当校友的奋斗足迹遇上学子的求知目光,公卫精神的密码被悄然破译 —— 专业深耕要贴近实践,初心传承须接续前行。”皖南医学院“芦花”志愿服务队暑期寻访校友途中,同学们在前辈们勾勒的职业图景里,触摸到公共卫生专业扎根现实的温度,让就业方向从模糊的轮廓变得清晰可触,努力的坐标也愈发鲜明。这份收获既为学子日后的规划注入灵感,为其专业素养的提升锚定方向,更化作传承皖医精神的火种,照亮为公共卫生事业添砖加瓦的征程。(通讯员潘晓冉、周明宇)